索引号 | 5304002018991429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18-12-12 |
我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第一工程
社会保障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改革开放40年,我市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第一工程,努力开创社会保障科学发展的新局面。通过持续不断地加大投入,全市社会保险种类覆盖面不断扩大,就业服务体系日臻完善,保障能力日益增强,全市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社会保障体系广泛覆盖
通过探索性改革、逐步完善和“全覆盖”三个阶段的发展,我市建立了统筹城乡、互通衔接、覆盖全民的养老保障制度。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1988年底的2998人增加到2017年的32.11万人。1996年全面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从1996年的24.96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121.22万人,参保人数覆盖98.36%的城乡居民;领取养老金人数29.59万人,年发放养老金3亿多元,月人均领取养老金94.28元。
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一个涵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至2017年底,全市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的单位6989户,参保人数269842人。
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我市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体系,全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通过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实施社会保障兜底扶贫、抓好重点领域工伤保险等措施。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53.88万人、基本医疗保险211.75万人、失业保险16.14万人、工伤保险24.94万人、生育保险20.21万人,全市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203.58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97.9%。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大病救助保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100%。
就业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实现就业人数的同步甚至更快增长,是确保新增财富让大多数人共享的关键。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新时期,我市出台积极的就业政策,深入推进“就业创业玉溪”行动计划,抓实抓细教育培训、孵化平台等服务体系建设,就业创业人数持续增加,就业矛盾大为缓解。2017年全市就业人员达163.1万人、比1978年增加94.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由1978年的4.0%下降至3.31%,长期保持稳定状态。
公共就业服务水平有效提升。1999年6月,我市制定出台《玉溪市国有、城镇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小额信贷扶困资金管理试行办法》及补充规定,开展下岗职工小额信贷扶困促进再就业工作,通过不断调整完善政策措施,持续开展“贷免扶补”、个人及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工作,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截至2017年末,全市小额贷款规模达91.06亿元,贷款扶持12.4万人创业。失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截至2017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达15.83万人。2013年至2017年,我市共建成14个创业孵化平台,为自主创业人员提供免租或低租金、免收费或低收费的创业场地扶持,并落实一系列创业优惠政策。2015年,建成并启用玉溪市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实现了就业创业服务业务网上办理,有效提升了我市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扩大了服务范围、服务规模,完善了我市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普遍建立企业劳动合同制度,截至2017年底,工资集体合同签订率达95.6%,全市共签订各种集体合同2039个,涉及职工134518人。市、县(区)均建立了协调劳动关系三方联席会议制度,建制率达100%。成立了玉溪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对在全市具有重大影响的集体劳动争议或群体性事件等劳动关系问题,三方共同组织调查,研究应对措施,协调一致行动,及时妥善化解矛盾。
全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2017年,全市共设立县级以上劳动监察机构11个,并将劳动监察机构的部分职能委托至乡(镇、街道),形成了覆盖市、县(区)、乡(镇、街道)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网络。2003年至2017年,全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对57033户各类用人单位进行检查,受理劳动者举报投诉6988件,立案查处6395件,结案率100%,有力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玉溪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先后2次受到人社部表彰;2009年、2010年、2012年、2013年,先后四次获得全省劳动保障监察一等奖;2013年,先后荣获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先进单位和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先进单位。
依法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2013年2月,全市各县(区)均成立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截至2014年12月底,在全市74个乡(镇、街道)成立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实现了全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对乡(镇、街道)的全覆盖。1987年至2017年的30年间,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10982件。2012年至2017年,共帮助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15151.48万元。
企业退休人员实现社会化管理服务。2002年4月,成立市、县(区)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负责本辖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2017年12月,全市纳入社会化管理服务的企业退休人员达51656人,社会化管理率达100%,其中纳入乡(镇、街道)、社区管理51140人,社区管理率达99%。2013年,玉溪市退管中心被国家老龄委授予“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
社会保障工作成绩喜人
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加。40年来,居民增收的渠道不断拓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富裕程度显著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284元提高到2017年的3.5万元,是1978年的122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23元提高到1.3万元,是1978年的105倍。2017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825.2亿元,是1978年的2750倍,人均由17.3元增加到3.5万元。
消费结构明显变化。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为扩大消费奠定了基础,带来了消费总量和质量的不断提升。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从1978年的176元增加到2017年的22541元,年均增长13.2%;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从1978年的120元增加到2017年的10373元,年均增长12.1%。城乡居民消费已由生存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消费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玉溪日报记者 刘黎)
相关阅读:
- 我市全力推进春耕备耕工作 2025-03-14
- 我市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2025-03-12
- 华宁县深耕民生“微实事” 2025-03-12
- 上周我市物价2跌10平 水果蔬菜零售均价环比下跌 2025-03-12
- 我市4户企业入选首批国家和省消费名品方阵 2025-03-11
- 我市多举措推进乡村建设 2025-03-11
- 我市举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培训 2025-03-10
- 辛识平:利好民生的消息传递信心和力量 2025-03-10
- 玉溪市第三人民医院迁建项目净化工程中标结果公告 2025-03-07
- 我市举办“3·5”学雷锋纪念日主题活动 2025-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