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8797224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18-03-08 |
市义工联“以销代捐”处理积压旧衣物
将旧衣服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是实现资源有效利用的一大途径,但如果回收的旧衣物达不到捐赠条件怎么办?近日,市义工联合会积极探索“以销代捐”新模式,决定将积压在库的十余吨旧衣物进行销售,所得收入全部用于“发光马甲”的更换、维护等。
据介绍,市义工联“布衣工程”项目自2013年开展以来,根据统计,现面向全省已发放各类服装32万余件,该项目先后荣获“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第三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百强”等荣誉称号。在旧衣物处理过程中,来自玉溪师院、云南民族大学九龙校区的大学生共计数千人次参与了服装的分拣、清洗、消毒等工作,并筛选出了一部分破损、陈旧等不适宜捐赠的废弃服装,目前积压在库的不适宜捐赠旧衣物有十吨左右。
“按照我们的捐赠要求,厚实的衣物要达七成新、薄款要达八成新才能进行捐赠,义工联每月都会收到大批旧衣物,其中七成新以上有70%―80%,约有20%―30%的衣服并不适合捐赠。”市义工联负责人表示,经过分拣后,如何处理不适合捐赠的衣物是个难题。因为现在的衣服大部分是化纤、涤纶等成分,在自然状态下都不易降解,所以如果作为普通垃圾进入填埋场,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为解决这个问题,市义工联执行委员会和相关厂商多次接洽,并报理事会批准,同时在微信公众号进行了公示,决定将积压在库的十余吨旧衣物销售给相关厂商,销售所得收入将指定用于“发光马甲”的更换、维护。
据悉,“发光马甲”项目是由市义工联合会于去年发起的一项公益活动,旨在为全市环卫工人配置集LED反光和发光为一体的安全服,该活动去年9月启动以来,已向红塔区、高新区、峨山、华宁、易门等地的环卫工发放“发光马甲”1800余件。“发光马甲”发放后,不仅需要维护及修理,要做到全市覆盖也还需要资金,此次“以销代捐”,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发光马甲”项目资金不足的问题。(玉溪日报记者 黄思敏)
相关阅读:
- 澄江市凤麓街道聚焦“三年行动”推动小区治理提质增效 2025-05-16
- 澄江市着力推动湖泊保护治理与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025-05-15
- 澄江市着力推动湖泊保护治理与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025-05-15
- 市卫生健康委举办先进事迹宣讲报告会 2025-05-14
-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通报 企业高管伪造材料骗取养老金案件 2025-05-14
- 澄江市开展“百名干部进小区”工作落实情况调研 2025-05-14
- 市湖泊管理局深入开展“三湖”保护条例普法宣传 2025-05-13
- 玉溪市急救中心直属市儿童医院急救站启用 2025-05-08
- 玉溪获得第二十八届云南省围棋棋王赛州(市)代表队亚军 2025-05-07
- 市老年大学思政课奏响作风建设“三重奏” 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