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8961603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18-09-27 |
玉溪民营经济改革开放四十年礼赞
四十年,伴着改革开放的浩荡东风,玉溪民营经济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四十年,踏着开拓进取的坚实步伐,玉溪民营经济步履铿锵,行稳致远。
风雨兼程四十年,从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崛起的玉溪民营经济,成为了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创新发展的重要主体,富民强市决胜小康的重要力量。
栉风沐雨四十载
四十年栉风沐雨,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玉溪民营经济开始从田间地头生根萌芽。随着城镇居民自主就业的扩大,玉溪民营经济开始从街头巷尾悄然兴起。回顾四十年发展历程,看到改革开放每向前推进一步,都伴随着对民营经济的不断“松绑”。
从“个体经济”到“私营经济”,再到“非公有制经济”,透过称谓的变化看到改革开放四十年,民营经济从“有益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得到不断提升。从“有限发展”到“鼓励发展”,再到“加快发展”,直至打好“民营经济战役”,玉溪民营经济乘改革开放东风不断发展壮大,有力推动全市经济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多元所有制经济转变。
自2000年以来,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一大批国有和集体企业“公转民”。随着招商引资力度加大,一大批省内外优强民企入玉兴业,进一步增强了玉溪民营经济发展实力。随着国家、省市、县区一系列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好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园区经济“三大战役”政策措施的实施,为玉溪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玉溪民营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呈现加速度。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行政审批、商事制度、“放管服”等改革的深入推进,“亲”“清”政商关系以及产权保护制度的确立,进一步让“有恒产者有恒心”。立足“政策一宽再宽、利益一让再让、服务一改再改、环境一造再造”新理念,玉溪着力破解“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现象,化解“市场冰山”“融资高山”“转型火山”瓶颈制约,大力扫清发展障碍、营造发展环境,为加快推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注入新活力。
依靠民力、发挥民智、实现民富,四十年玉溪民营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2017年,全市民营经济组织达180355户,是1980年的85.7倍。其中,个体工商户154609户,是1980年的73.4倍;民营企业从无到有,达25746户。民营经济组织注册资本金987.1亿元,是2000年的33.5倍;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515亿元,是2000年的18倍。
截至2017年,玉溪营业收入过亿元的民营企业达155户,比2012年增加58户;150户民营企业入列省级成长型企业,16户民营企业入列省级民营小巨人企业,云南玉溪玉昆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入列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云南玉溪仙福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活发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入列全国民营企业制造500强;云南沃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云南创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云南万绿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等5户企业登录新三板。
繁荣进步主力军
四十年砥砺前行,玉溪民营经济坚持外引内联,不断做大实体总量,着力壮大产业规模,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繁荣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主动力。
2017年,玉溪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36.4%,比2000年提高27.3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4.6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9.8%;全市民营经济上交税金37.5亿元,是2000年的14.5倍,占全市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7.3%,比2000年提高17.6个百分点。至此,三分天下有民营。
截至2017年,全市民营经济三次产业比重为7.8∶49.5∶42.7,呈现“231”型结构。民营经济在全市三次产业中的占比为28.3%、35%和40.4%,结构呈现日趋优化态势。通海县民营经济占比达62.9%,峨山县、江川区、澄江县、华宁县民营经济占比超过50%,易门县、新平县、元江县民营经济占比超过40%。民营经济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7年,全市民营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2亿元,是2000年的80.5倍,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29.8%,比2000年提高22.8个百分点;全市民营经济完成进出口额21亿美元,是2000年的16.7倍,占全市进出口额的100%。民营经济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结构调整转型,促进对外开放合作,融入“一带一路”的主力军。
2017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67.4亿元,是2000年的20倍,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100%;实现旅游总收入230.8亿元,是1992年的135.7倍;全市私有客货运输车辆22.1万辆,是1978年的369.5倍。民营经济成为繁荣市场,拉动消费,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力军。
2017年,全市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超过71万人,是1980年的277.8倍,占全市全部从业人员的38%,占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50%以上。民营企业通过建设原料种植基地和特色庄园,有力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玉溪民营经济成为扩大就业、促进创业的主要渠道,成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
四十年来,广大民营经济组织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积极投身到玉溪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中。民营企业积极响应淘汰化解落后过剩产能,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在捐资助学、扶贫济困、抢险救灾以及企村结对脱贫攻坚中,民营经济组织的身影无处不在,成为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主力军。
创新发展生力军
四十年开拓创新,玉溪民营经济组织坚持创新驱动,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着力提升发展质量,成为推动全市创新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力军。
随着一系列扶持民营经济政策的落地以及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有力提升了民营经济发展质量。玉溪培育出诸如云南玉溪玉昆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玉溪仙福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矿冶巨舰以及云南腾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云南升华电梯有限公司等制造新军;培育出诸如云南沃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云南省玉溪市维和制药有限公司等生物医药支柱以及云南猫哆哩集团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滇雪粮油有限公司等食品加工龙头;培育出了诸如云南蓝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玉溪亿赞普科技有限公司等电子信息领军企业以及云南吉星德亿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凌诺光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双创”新锐。
玉溪通力汽车运输有限公司进军现代物流,玉溪百信商贸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连锁超市,悦莲庄园拓展生态旅游,元源庄园深耕高原特色农业,元江县永发水泥有限公司海外投资兴业……一大批民营企业正聚集红塔区合力构建总部楼宇经济,一大批民营企业正投身产业融合发展大潮扬帆起航。
在启迪、云科、红塔、澄江、元江五大众创园平台上,聚集了超过280个“双创”主体,吸纳了超过2700名创业创新人才。以民营小微企业为主体汇聚的“双创”力量,将成为推动玉溪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动力。
截至2017年,玉溪以民营企业为主导,建成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467户,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和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57个,建成国家和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71个,培育成长型中小企业200户、民营小巨人企业50户。民营企业成为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玉溪行动计划”生力军。
截至目前,玉溪以民营企业为主导,以产业园区为依托,培育形成了卷烟及配套、矿冶及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食品、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文化旅游、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以民营经济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截至2017年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10%;以民营经济为主导的非烟经济持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截至2017年占全市经济比重达72.5%。在推动经济调整转型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玉溪民营经济成为中坚力量。
新时代、新使命。不断发展壮大的玉溪民营经济,正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创新型社会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建立全面开放新格局以及决胜全面小康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玉溪日报记者 唐文霖)
相关阅读:
- 高举改革开放旗帜 凝心聚力塑造玉溪发展新动能 2024-09-02
- 礼赞乡土英杰 传扬民族文化——峨山本土音乐人魏如祥的艺术人生 2024-07-24
- 玉溪大抓改革开放向深处发力 2024-06-24
- 习近平在重庆考察时强调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 2024-04-25
- 习近平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 守正创新真抓实干 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2023-04-23
- 赓续红色血脉礼赞百年华诞 2021-07-09
- 礼赞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碧玉清溪是我家”书画摄影作品展开展 2021-07-05
- 礼赞百年风华 2021-07-01
- 习近平在青海考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 深入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1-06-10
- 辉煌四十年 奋进新时代——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成立四十周年发展成就综述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