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11293579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1-10-14 |
箐门口:移民新村走出发展新路
在元江,“果树丛中是我家,农村不比城市差”这句话代表的是一个地方——曼来镇移民新村,而箐门口村,则是当地推动乡村振兴的典型。
每天吃过晚饭,箐门口村的村民就到活动场地跳舞了。特别是近段时间,家里的芒果、荔枝、龙眼都采摘完了,村里的文艺队忙着排练节目,为逢年过节的文艺表演做准备。
1982年,为响应元江“山坝结合、治水办电、开发热区”的号召,箐门口村与其他3个小组共127户人家,从海拔2160米的山区搬到了现在的移民新村。如果按照村子搬迁的年限算,这里算不上“新”。但回忆起移民新村搬迁初期的样子,大伙儿都觉得如今的箐门口的确担得起“新”这个字。村民王粉莲说,刚搬来时,整个梁子一片荒山,没有树林。现在政策好,退耕还林后,昔日的红土坡变成了绿果园。
借着国家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东风,箐门口村及时调整产业结构,迅速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敢闯敢试,在山脚种芒果、山腰种龙眼、山顶种荔枝,不仅让荒山变果园,群众收入也从人均200元增加到现在的2.6万元。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箐门口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生态村、文明村。
乡村聚人气,产业添动力。随着箐门口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不少村民回家就业,乡村旅游日益红火。90后小伙王瑞退伍回乡,除了打理自家的果园,还在山林间养殖蜜蜂。为了让“网上”连“田间”,村里架设了5G信号塔,王瑞经常在微信、快手等平台上发布土蜂蜜信息。绿色生态的好东西不愁卖,他家的蜂蜜供不应求。
山村风景美如画,幸福生活甜如蜜。从村容村貌到产业发展,从外在环境到内生动力,如今的箐门口正加速蜕变,全力向乡村振兴示范村迈进。(玉溪日报通讯员 陈卓 周馗 刘政佳)
相关阅读:
- 玉溪海关26条便利措施赋能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5-15
- 玉溪高新区激活发展新动能 2025-05-15
- 红塔区春和街道黄草坝村民族手工业融合创新发展项目中标结果公告 2025-05-14
- 红塔区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调度会召开 2025-05-14
- 文旅融合创新路 2025-05-13
- 云南欢乐大世界文旅营销中心:文旅融合创新路 2025-05-13
- 玉溪市红塔区2023-2024年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建设工程总承包(EPC)测绘服务项目成交结果公告 2025-05-12
- 里山乡大抓项目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5-05-09
- 红塔区春和街道黄草坝村民族手工业融合创新发展项目询价公告 2025-05-08
- 光伏产业赋能绿色发展 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