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通海县电商孵化中心,神州买卖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啪啪敲着键盘,忙着农村电子商务的运营服务;楼下,物流分拨中心的快递公司在装货卸货,干得热火朝天。
近年来,通海县抢抓电子商务发展的战略机遇,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产业优势,把电子商务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打造,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电子商务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助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
农村电商成绩喜人
2015年4月,通海县成为阿里巴巴“千县万村”在我省的首批农村电子商务试点县之一,率先开启了“农村淘宝”模式。同年,通海县被列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把电子商务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农村经济的主抓手,全面启动电子商务发展工作。
为全力推进“农村淘宝”模式,2015年7月30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通海服务中心正式开业运营。同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第一批(18家)村级服务站开业,神州买卖提公司、邮政集团通海分公司等电商入驻通海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京东帮、一亩田、北京易商海泰克、农迈天下、乐客宝、邮乐购等电子商务企业陆续入驻通海,形成了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浓厚氛围。
至今年4月底,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共发展到73家村级服务站,邮政集团通海分公司发展到76家村级服务站。截至6月24日,农村淘宝通海片区累计交易458700件,交易额4466万元。月平均交易达3万件,日平均交易1000余件。
立足特色优势
培育电商企业
今年7月7日,通海县电商孵化中心揭牌成立,标志着通海县电子商务发展工作迈入了新台阶。该中心的成立,为全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搭建起了广阔平台,为通海本地企业提供电子商务指导,让更多的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拓展市场。
目前,通海县电商孵化中心与龙头企业斯贝佳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协助天方食品有限公司、杨氏天然产物有限公司等7户企业进行了网店创建;指导民族银饰制品公司、高原农产品公司等12家公司入驻“特色中国·玉溪馆”……依托县域特色经济,通海坚持把扶持发展龙头企业,作为带动和促进电子商务的有力抓手。当前,锦海农业科技公司、绿丝宝绿色食品公司等本地企业已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或依托第三方电商平台完成电子商务线上交易14537.7万元。
政策好扶持大
电商发展有保障
为加快电子商务发展,优化电子商务产业布局,通海县制定了《通海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实施方案》、《通海县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力争到2016年底,全县电子商务经营主体达300个,培育电商示范企业60家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5亿元;全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础基本完善。
为落实硬件保障,重点建设了县、镇、村三级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县有中心、镇有站、村有点的电子商务发展格局。同时,建成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为入驻企业提供电商办公、培训指导、产品展示、物流包装、营销推广、产品拍摄、创意设计、休闲创客等一站式电商孵化支撑服务。
除了硬件保障,还建设了物流分拨中心,整合所有服务农村的网点配送资源,着力打通农村电子商务的“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难题和效率瓶颈,完善农村物流配送服务体系。目前,已有邮政、圆通、申通、中通、韵达5家快递公司入驻。
据通海县工信局副局长杨俊介绍,发展中还存在人才短缺、思想观念不到位等问题,下一步,将采取加强“校企合作”等形式,批次开展分行业、分区域的电子商务应用和技能培训,让干部群众提高电子商务、网络平台使用、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同时,采取“基地+公司+电商”等模式,发展壮大“五金机电、食品加工、彩印包装”等龙头企业,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为推动全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也使电子商务成为通海重要的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