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91086961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19-10-08 |
江川区:风雨70载 谱壮丽华章
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新中国成立70年来,江川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奋力前行,从农业底子薄、工业基础弱、人民“温饱”难保障的艰苦岁月,大踏步走进农业现代化、工业不断发展、群众幸福生活的新时代。
星云湖生态湿地成美景
如今,风景优美的星云湖、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迈出国门的江川青铜文化、蒸蒸日上的工农业、持续优化的产业结构、全面进步的社会事业……谱写了70年江川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壮丽华章。
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江川围绕亚洲花卉科创谷建设加快发展花卉产业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江川区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思路,不断推进全区经济向前发展,经济持续增长,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
全区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与日俱增。新中国成立之初,贫穷是当时江川人脑海中挥之不去的记忆。1952年,地区生产总值仅692万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64元。经过长期的努力,1986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到1.1亿元,首次突破1亿元;1997年更是突破10亿元大关,达到10.7亿元;2004年突破20亿元,达到20.4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撤县设区以来,江川区经济发展开始步入快车道,发展步伐不断加快。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亿元,达到51.5亿元;2018年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0.02亿元。按不变价计算,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长1445倍,年均增长8.6%。2018年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达34733元,比1952年增加了34669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7.0%。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千舟竞发、万人捕鱼”的壮观场面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江川区经济稳步前行,全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一产业带动转向依靠第三产业共同带动,形成了具有江川特色的发展路子。
在70年发展中,江川区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不断降低,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持续上升,三次产业结构处于不断调整优化过程中。1952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77.6%、3.5%和18.9%。截至2009年,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7.5%,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江川经济第一大产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川区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三次产业结构由1952年的77.6∶3.5∶18.9“一三二”型,调整到2018年的17.6∶36.9∶45.5“三二一”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4%、56.4%和33.2%。
在农业方面,江川区从开展土地改革到实行农业合作化,从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现代农业转变。2018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3亿元,是1952年的374倍,1952年―201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9.5%。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由1952年的537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18.1亿元,年均增长5.2%。
除农业外,江川区工业和建筑业也快速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江川只能生产原煤、砖瓦、中小农具、白酒、糖果糕点、食用油等日用生活消费品,经过70年的发展,全区工业生产能力迅速提升,主要工业产品范围扩大到磷矿石、黄磷、水泥、纸制品、塑料、化肥等。1952年―2018年,江川工业企业由4个增加到1373个,增长了343倍;工业增加值由1952年的22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30.2亿元,年均增长15.5%,占GDP的比重由3.2%上升到30.2%。
建筑业快速发展。70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大规模进行,江川区建筑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1952年―2018年,全区建筑业增加值由371万元增加到27.7亿元,年均增长10.7%。2018年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9%,比1952年的0.3%提高6.6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为11.7%。
交通运输网络日益完善。70年来,江川区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交通运输网络日益完善,运输能力不断增强,效率明显提高,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截至2018年底,全区公路总里程达902.424公里,是1949年的451倍;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309048万吨公里,是1949年的98737倍;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9433万人公里,是1980年的75倍。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70年来,全区邮电通信业规模不断扩大,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增强,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截至2018年末,全区固定电话用户达7034户,移动电话用户达255523户,互联网用户达70720户,行政村实现光纤宽带有线网络和4G无线网络全覆盖。
消费规模逐步扩大,城乡市场日益繁荣。70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江川消费结构优化调整,新兴业态不断涌现,供给市场逐步完善,消费市场活跃,需求旺盛,呈现城乡市场共同繁荣发展的格局。江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52年的371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27.7亿元,增长了747倍,年均增长10.7%。截至2018年,全区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3%,成为全区服务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投资规模不断扩大。70年来,江川区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升级,投资结构逐步优化。195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10万元,到2018年扩大到70.3亿元,是1952年的70304倍,年均增长18.7%。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全区有手工铜器加工户111户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江川区坚定不移谋突破、求跨越,持之以恒促发展,促使江川区城镇化率不断上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年提高。
新中国成立初期,江川城镇化水平低,1952年户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2.6%。2012年末,江川户籍城镇化率达到17.9%,较1952年上升15.3个百分点。截至2018年末,全区户籍城镇化率达38.7%,比1952年上升36.1个百分点,年均上升0.55个百分点。2018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达44.17%。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江川区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向全面小康加快迈进,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8年的967元上升到2018年的36651元,增长了近38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52年的41元上升到2018年的13280元,增长了近324倍。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江川区职工人数和工资水平也在不断上升。截至2018年末,全区在岗职工总人数达到1.8万人,比1952年增加了1.6万人,增长了14倍,年均增长4.2%;全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7.4万元,比1952年增长了245倍,年均增长8.8%。
此外,江川区扶贫事业也取得了实质性的成绩。截至2018年底,江川区已实现安化贫困乡摘帽,16个贫困行政村退出,全区建档立卡户2068户7232人,累计脱贫2042户7156人,未脱贫26户76人,贫困发生率从6%降至0.04%,人均纯收入从1988年的226元提高到现在的13280元,提高了近58倍,江川区与全市一起率先进入巩固提升阶段,为2020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了坚实基础。
社会事业发展日新月异
牛虎铜案是云南青铜文化的标志性器物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江川区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抓紧民生这个大事,协同推进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70年来,江川区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不断巩固。1952年,小学、初中在校生人数达11805人。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学校整体布局特别是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调整和学前教育资源的整合基本完成,美丽100校园暨校安工程圆满收官,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通过了国家评估。截至2017年,全区共有在校生39107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班)率90.14%,15周岁初等教育完成率99.89%,17周岁中等教育完成率98.92%。
医疗卫生事业全面进步,健康江川正在加速推进。新中国成立初期,缺医少药、疫病流行,1952年,江川仅有医疗卫生机构3个、病床20张、卫生技术人员15人。截至2018年6月,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75个、医护人员1614人,电子档案建档率达95.23%,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强化免疫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及时接种率、孕产妇保健管理率、儿童保健管理率稳定在95%以上。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江川文化、体育事业基本处于一穷二白的状态,经过70年的发展,基层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有关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区博物馆、区文化馆、区图书馆实行免费开放。全面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和地方节目“全覆盖”工程,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
江川区文化事业已呈现一派繁荣的景象,在此基础上,江川区积极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推进特色铜器文化产业发展。截至目前,江川区已培育规模以上文化企业8户,均为民营文化企业,其中铜器企业有3家。此外,江川区现有手工铜器加工户111户,铜器企业12户,销售门面34户,从业人员480人。
此外,积极推进城市全民健身体育运动场馆建设工程,修缮江川体育馆,不断健全群众性体育组织,学校体育工作稳步发展,体育基础设施覆盖率已达95%以上。(玉溪日报记者 何超)
相关阅读:
- 凝心聚力抓落实 砥砺奋进谱新篇——访元江县委书记王建宏 2025-03-27
- 夫妇三十余载坚守一份“甜蜜事业”——易门土法榨糖小记 2025-03-26
- “墨韵七载·匠心独运”书法邀请展开展 2025-02-17
- 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北校区运动场改造项目、博艺馆(风雨球场)完善主体建筑提升使用效能项目、体育馆装修改造项目选取招标代理服务成交结果公告 2025-01-23
- 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北校区运动场改造项目、博艺馆(风雨球场)完善主体建筑提升使用效能项目、体育馆装修改造项目选取招标代理服务 延期公告(一) 2025-01-20
- 培育文艺大花园 谱写时代新华章——玉溪市第五次文代会以来文艺事业发展综述 2024-12-20
- 长歌奋进奏华章勇毅前行向未来——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玉溪新篇章 2024-09-29
- 长歌奋进奏华章勇毅前行向未来——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玉溪新篇章 2024-09-29
- 华宁县以改革激活力谱新篇 2024-09-04
- 同升一面旗共筑中国梦同唱一首歌共谱民族情 2024-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