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41557069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4-09-25 |
创业养锦鲤 蹚出致富路——访观赏鱼养殖户李发云
秀溪社区干部与李发云拉起渔网,查看种鱼生长情况。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邓星瑞 史忆康 文/图
在玉溪市红塔区研和街道秀溪社区,有一个面积近70亩的鱼塘,里面养殖了锦鲤、锦鲫两个大类,共包含11个品类10余吨观赏鱼。鱼塘主人李发云凭借对观赏鱼产业的深刻洞察与不懈追求,不仅实现了个人致富,更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转型之路 从鲤鱼苗到观赏鱼
李发云的养殖之路始于1999年。那时,他跟随姐夫在峨山县化念镇养殖鲤鱼苗,由此积累了丰富的鱼苗繁育、孵化和养殖经验。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注意到观赏鱼市场的巨大潜力。“当时我看到了观赏鱼行业的发展前景,再加上它的经济价值高于一般鱼类,所以就决定投身观赏鱼养殖。”李发云说。
为了掌握先进的养殖技术,李发云不远千里前往广州学习。在那里,他深入研究观赏鱼的品种特性、养殖方法及市场趋势,为日后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克服困难 深耕观赏鱼养殖
2004年,李发云在红塔区飞井水库旁租下鱼塘,购买观赏鱼鱼苗进行养殖。2007年,他向银行贷款15万元,从广州购买了160余条观赏鱼种鱼,开始培育鱼苗。然而,养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观赏鱼的配种、产苗时间、挑种等关键环节都需要极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经验。面对这些挑战,李发云没有退缩,他全身心投入到养殖工作中,从鱼苗的挑选、养殖环境的营造到饲料的选择、鱼病的防治,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
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和反复试验,李发云终于掌握了观赏鱼种苗培育的核心技术。2011年,他培育出的鱼苗花色、品质达到了80%的可控率,他的养殖技术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品质为王 赢得市场认可
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提升,李发云培育的观赏鱼鱼苗品质日益优良,逐渐赢得了市场认可。2013年,他的鱼苗开始实现盈利,并逐步占据了云南的市场主导地位。到2017年,在云南的市场上80%的观赏鱼鱼苗都出自李发云之手,年销量高达500万尾。
面对市场的认可,李发云并未止步。“销售鱼苗并不能让我满足,总觉得自己要好好养出成品观赏鱼,让大家看看自己的水平。”李发云深知,只有不断提高品质,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他继续加大投入,改善养殖环境,提升养殖技术,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观赏鱼产品。
发展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李发云将观赏鱼养殖基地迁至红塔区研和街道秀溪社区,自此开始专注于成品观赏鱼养殖。如今,他的基地每年销售成品观赏鱼近2吨,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李发云也不忘回馈社会。“这里基础条件有点差,因此我就想从环境上、水质上进行改造,让大家来到这里时有赏心悦目的感觉。”李发云说,他计划通过改造养殖环境、提升水质等方式,为前来参观的客户提供更加舒适的体验。同时,他还计划带动更多养殖户加入观赏鱼养殖行列,通过技术培训、资源共享等方式,帮助他们提高养殖水平,增加收入,共同推动当地乡村振兴事业发展。
李发云的故事是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个缩影。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小观赏鱼也能成就大产业路,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力量。
相关阅读:
- 以硬担当来落实硬任务——访澄江市委书记常成 2025-03-14
- 向实效聚焦 以实干开路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战实践中笃定前行——访华宁县委书记李永聪 2025-03-13
- 新平县古城社区:红白理事会“理”出文明新风尚 2025-03-11
- 中药材种植开启乡村致富路 2025-03-06
- 临水而居的古道彝村竟然这样美——春日访元江坡垤村 2025-03-03
- 玉溪生物医药全链发力强产业拓市场 2025-02-28
- 融入日常 约束行为 凝聚人心 岔河乡凤窝小组:村规民约“约”出文明新风尚 2025-02-28
- 孝老爱亲 敬业持家 ——记红塔区文明家庭苏云翠家庭 2025-02-27
- 提高技能水平 就近就业创业 华宁推进农产品包装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2025-02-27
- 培育特色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红河街道蹚出“花样”致富路 2025-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