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01212185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0-12-21 |
医疗助残:扬起特殊群体的生活之帆
“双腿截肢后,我想着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你看,我现在不但能走了,还能自己养活自己。”
“孩子现在已经会说很多话了,最重要的是她愿意开口说话。”
……
这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话,让人感受到了医疗助残对于残疾人的重要意义。
“我现在不但能走了,还能自己养活自己”
任金龙,66岁,家住红塔区大营街街道师旗社区,身患骨髓炎。他坐在凳子上,面色红润,满脸笑容,直到他把两条裤腿撩起来,看到假肢,才知道他是残疾人。“要是不熟悉我的人,不仔细看,根本就不知道我安着假肢。”任金龙笑着说。
任金龙说,患上骨髓炎后,他的腿经常会疼,每个月都要支出一笔医药费,病越来越严重,只能靠妻子照顾。2009年病情恶化,不得不做了双腿截肢手术。
因为常年患病,任金龙家的经济状况一直不好。“我曾经去过他以前的家,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和电器,就是一些破桌椅板凳。”玉溪市残疾人联合会假肢矫形器中心主任李明春说。
截肢后,任金龙大多数时候都只能在床上,出行依靠的是滑轮车。“家里经济条件不好,舍不得买轮椅,滑轮车是请人用木头做的,样子和以前小孩的玩具一样,要出门的时候,我就滑着出去。后来,残联给我送来了轮椅,出去就更方便一些。”任金龙说。
身体的残疾不仅给任金龙的生活带来不便,更多的是心理上的负担。那时候,他感觉自己的人生一片灰暗,自己不但不能为家庭作贡献,反而成了家人的负担。他一度认为,自己一辈子都要在轮椅上度过,但2011年安装假肢后,他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截肢后,休养了一年多,2011年,残联免费为我安了假肢。刚开始的时候,要用拐杖辅助着走路,后来连拐杖都不用了,上下楼梯、走坡路都可以,25公斤的大米,我也能扛起来走。”任金龙开心地说,“现在我不用别人照顾,还买了一辆三轮车做点小生意,每个月也有一笔收入。”
安装假肢,让任金龙的生活有了大变化,更重要的是让他感受到了生活的希望。“双腿截肢后,我想着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你看,我现在不但能走了,还能自己养活自己。”任金龙说,“真的非常感谢残联和好政策,改变了我的人生。”
李明春说:“为贫困残疾人安装假肢这项工作已经开展很多年了,安装假肢不仅能让他们的生活更方便,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
“孩子现在已经会说很多话了”
每天上午都是玉溪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比较繁忙的时候,12月10日也不例外,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在做康复治疗,普女士也是其中之一。
普女士的孩子今年4岁了,1岁多时,她就发现孩子一直只会说那么几个字。“当时想着可能是孩子说话晚,也就没在意,谁知道到了2岁半,还是不说话,我们就着急了。3岁左右,我们带着孩子去做了评估,才知道孩子语言发育方面有点问题,就开始做康复治疗。”普女士说。
刚开始,普女士是自己出钱给孩子做康复治疗,每个月要1000多元,做康复治疗要住院,家里还有另外两个孩子要照顾,普女士无法工作,所有的支出就只能依靠丈夫。“他的收入不固定,有活的时候就多一点,没活的时候就闲着。”普女士说,“每个月的治疗费加上生活费,我们的压力挺大的。”
后来,普女士得知有项目可以资助孩子免费做康复治疗,她便准备好需要的材料,到残联进行申请,并获得了资助。如今,普女士的孩子已经做了一年多的康复治疗,也慢慢有了起色。
“孩子现在已经会说很多话了,最重要的是她愿意开口说话。以前没做康复治疗前,有时候你跟她说话,她根本就不搭理你,甚至可以一天都不开口说一个字。”普女士说。
普女士说,孩子做康复治疗有效果,不管多艰难,她都要坚持下去。“孩子现在还小,我们也不可能照顾她一辈子,只有坚持做康复治疗,让她的状况更好,将来她才能自己养活自己。这个项目真的很好,应该多宣传,让更多的家长知道,不要耽误孩子。”
作为从事儿童康复工作10多年的医生,尹绍莲用“雪中送炭”来形容肢体智力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援助项目。“这个项目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做康复治疗,孩子康复治疗做得越早,效果越好,康复得越好,给家庭带来的负担就越小,不至于让贫困家庭雪上加霜。”尹绍莲说。
我市多渠道开展医疗助残工作
残疾人是弱势群体,医疗助残可以减轻残疾造成的痛苦,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在开展医疗助残方面,市残联一直将问需解难、提升残疾人身体健康水平、增强残疾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提升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也在不断开展各种项目,帮助贫困残疾人获得更多救助。
2020年,市残联积极开展眼科患者的相关项目,上半年联合市慈善总会、华山眼科医院共同开展白内障复明工程,全年共完成白内障手术1242例、翼状胬肉手术900例,让更多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开展辅助器具的发放、假肢装配、肢体康复训练等服务,省残联发放的轮椅、坐便椅、铝合金腋杖共计260件,发送到元江200件助听器;市本级安装普及型假肢80例,并开展肢体康复训练80例;开展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做好200例重度精神病患者免费住院、1350例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救治救助工作,坚持以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托养院为依托,县(市、区)残疾人日间照料站和居家安养实现全覆盖,全方位开展精神病患者救治救助工作;继续开展中央级、市本级“阳光家园”项目,安排布置中央“阳光家园”1150例,市本级机构托养249例、居家托养450例;重点做好残疾儿童康复工作,227人参加定点机构康复,年初筛查出人工耳蜗手术者10人,已完成7例人工耳蜗手术,并对其进行康复训练。(玉溪日报记者 李梅)
相关阅读:
- 玉溪市红塔区医疗共同体(玉带分院)医疗设备采购项目谈判采购公告 2025-03-14
- 玉溪市江川区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采购项目推介会公告 2025-03-14
- 亿元级大产业:番荔枝成为滇中果盘明星的高光历程 元江25吨香蕉首次出口中亚 2025-03-14
- 亿元级大产业:番荔枝成为滇中果盘明星的高光历程 元江25吨香蕉首次出口中亚 2025-03-14
- 亿元级大产业:番荔枝成为滇中果盘明星的高光历程 元江25吨香蕉首次出口中亚 2025-03-14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讨论通过《国务院2025年重点工作分工方案》 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快递暂行条例〉的决定(草案)》 2025-03-14
- 践行雷锋精神 关爱特殊儿童 2025-03-12
- 听民意 汇民智|让优质医疗资源在基层更加“触手可及”——全国人大代表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作人员面对面 2025-03-12
- 2025年,如何托举百姓“稳稳的幸福”? 2025-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