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8967973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18-10-17 |
情暖夕阳 红霞满天 ——玉溪市老龄事业稳步发展纪实
随着社会发展,我市老年人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社会福利中心是老年人温暖的家
老年大学是老年人更新知识的课堂
至2017年底,玉溪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有36.3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6.4%,其中,60至69周岁17.5万人,70至79周岁14万人,80至89周岁4.3万人,90岁以上0.44万人,100周岁以上58人。
去年以来,我市各级老龄工作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认真贯彻落实《老年法》和《云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以《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为统领,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增强老年人幸福感和获得感为工作目标,坚持创新改革、先试先行,聚焦重点、破解难题,稳步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我市建立了养老保障制度,切实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各县区及相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城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全市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我市建立健全了统筹城乡、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截至2018年6月,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3.56万人,比2015年的119.84万增加了33.72万人,参保率达到了91.65%,领取养老金人数36.97万人,比2015年的27.17万人增加了9.8万人;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待遇连续14年提高,现每月领取2200元,老年人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商业性养老保险逐步得到开发。
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全市医疗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城乡初步形成了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主体,大病医疗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和大病临时救助为补充的医疗保障体系。截至2018年6月,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212.6万人,参保率达97.1%。
我市完善了大病保险、异地跨省结算、药品集中采购等管理制度,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新模式,极大方便了老年人就地、就近就医。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70岁以上老年人,住院医疗费用减免补偿比例增加3%;优抚对象、五保对象、城乡低保对象,由政府代缴参保费,并形成了制度;不断加强以乡镇(街道)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络机构。
社会救助不断健全
目前,我市建立起以城乡低保、农村“特困人员”供养为基础,低收入家庭临时救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以教育救助、医疗救助等专项救助为重点,部门优惠政策相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2018年6月,全市城市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提高到506元/人每月,19406人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补助水平为357元,其中7079位老年人纳入城市低保;农村低保保障标准为3420元/人每年,37575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补助水平为204.6元,其中在保老年人15319人。
全市有“特困人员”3873人,全部纳入财政供养,有效保障了全市特困老人的吃、穿、住、医、葬等问题。
全市农村建档立卡贫困老年人11313人,目前已脱贫9295人,脱贫率82.2%。对生病及有临时性困难或受自然灾害影响的群众,给予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两年来共支出医疗救助资金8485万元,支出临时救助资金2770万元,老年人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优待政策得到落实
全市严格落实老年优待和惠老政策,敬老爱老助老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自2008年起,我市开始执行高龄保健补助政策,对8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保健(长寿)补助金,各县区统一发放标准和发放时间,即80-89岁每人每月50元,90-99岁每人每月100元,100岁以上每人每月300元,每季度发放一次。2016年至今年上半年,共发放保健(长寿)补助金8899万元,享受人数从2015年的41494人增加到48194人,增加了6700人。
在市政府惠老政策的鼓励下,新平县对70-79岁的老年人进行20-30元不等保健补助。红塔区已有3个乡镇降低高龄津贴补助年龄,由社区统一按月为6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20-100元不等的养老补助金,享受人数达18304人。红塔区大营街居委会多年来鼓励子女赡养好老人,老人年满95岁一次性奖励5万元,年满100岁奖励10万元。同时,加强了老年人口信息管理工作,组织老龄干部进行培训,完成了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信息录入工作,实现了高龄补贴申报审批信息化管理。
医疗系统结合行业特点,开展义诊义检、送诊下乡活动,免费为老年人体检、指导病患老人规律服药、给予合理饮食指导;开办健康教育课堂,把健康知识送进社区和老年大学;老年人在挂号、就医、交费、检查、取药等服务窗口可享受优先服务。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共为29.6万名60岁以上老年人办理了《云南省老年人优待证》,实行凭《老年人优待证》免费进公园、凭“爱心卡”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等优待政策。2016年以来,政府补助公交公司1148万元。
医疗卫生服务全面优化
依托乡镇、村(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为老年人开办健康讲座,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市23.7万人城乡老年人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率为65.3%;1300多所医疗机构可提供老年医疗保健服务,每年为老年人开展健康体检;纳入基层卫生机构健康管理的65岁以上老年人有170436人,健康管理率83.87%;设有老年病理科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2所;全市有老年护理院的老年康复医院3所,老年人健康干预和管理工作明显加强。
老年体育健身事业得到发展
我市为老年人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提供经费保障,各级老龄工作部门和体育行政部门加强了对老年人体育协会的帮助指导,促进了老年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全市54个乡镇(街道)建立了基层体育组织,占乡镇(街道)总数的73%;村(社区)下设体育协会(分会)若干个,会员达21.2万余人;成立老年体育锻炼团队3801个,队员10.9万人;建成门球场69块、地掷球场67块,村(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达74%。
各县(区)充分发挥老年人体育协会、老年协会等社团组织的作用,通过培训老年体育骨干,带动了一大批老年人参加体育健身;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大力倡导科学健身理念,传播科学健身知识和方法,促使老年人健康安度晚年。
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我市将老年人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和谐社区、新农村建设统筹规划,加大经费投入。2016年以来,全市共投入老年活动场所建设资金2678万元,有效改善了老年人的活动条件。目前,已建成老年活动中心(室)4118个,成立老年文艺团(队)1818支,有队员4.3万人。
同时加强老年教育网络建设,全市有老年大学(学校)489所,学员4.7万人,其中,市、县(区)老年大学9所,乡镇老年学校43所,村(社区)委会老年学校175所,村(居)民小组老年学校161所,已经形成了市、县(区)、乡镇、村委会、村民小组五级办学网络。
据统计,全市经常参加老年教育活动的老年人约11.2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30.8%。各地通过加大对老年大学(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为老年人参加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老年大学开设时事政治、法律法规、公民道德建设、环境保护、历史、医疗保健、文化体育、养殖种植、家庭伦理、村政建设、家教家风等课程,教育和引导老年人学习科学知识,反对邪教和封建迷信,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用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安度晚年。
老年人参与社会渠道畅通
目前,全市280个社区成立了老年协会,422个村有402个村成立了老年协会,占比为95.3%;96个机关、企事业单位成立了老年协会,共有30.2万老年人加入了老年协会组织。
近年来,各级老龄工作部门坚持实施“选好一个老年协会带头人、建立一个团结务实的老年协会班子、培养一批各具专长的文艺体育骨干、建立一套以协会《章程》为核心的规章制度、办好一个老年活动中心、创办一所老年学校、办好一个经济实体”的“七个一”规范化建设,目前已有452个老年协会达到了规范化建设要求。
同时,全市不断畅通老年人参与社会的渠道,不断提高老年人社会参与能力。截至今年6月,共有企业退休人员7.32万人,退休人员关系都转入了居住社区,全部纳入社区管理,管理率为100%。村(社区)经常性组织老年志愿服务活动,现有注册老年志愿者1639人,为社会安定和谐发挥余热。
老龄事业投入持续巩固
健全老龄工作机构,有效落实各项老龄工作。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成立老龄工作委员会,村(居)委会成立老年协会,村(居)民小组成立老年协会分会,形成了市、县、乡、村、组五级老龄工作格局。
加强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培训,为老服务能力逐步提升。每年组织4到5期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及护理人员培训,养老服务队伍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016年以来,共培训养老护理人员135人,培训老龄干部93人次,培训养老机构管理人员28人次。目前,全市养老机构共有服务人员528人,取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高、中、初级《养老护理员资格证》的有268人。
建立老龄事业投入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2016年以来,上级补助玉溪的各项老龄事业发展经费共计6981.4万元,市本级投入15625.1万元,其中福彩公益金投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4104万元,县区投入7667.5万元,确保了老龄事业的稳定投入和健康发展。
适时制定老龄工作计划,为老龄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有效引领。各级老龄工作部门以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为引领,制定年度和半年工作计划,分解细化中期和短期目标任务,阶段性地、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相关工作,确保了各项目标任务落实。(玉溪日报)
相关阅读:
- 入户叩响幸福门 志愿服务暖人心 2025-03-11
- 入户叩响幸福门 志愿服务暖人心 2025-03-11
- 当热爱变成事业 为梦想感恩时代——记玉溪体育运动学校教练万付玲 2025-03-10
- 元江暖阳下,车友心向往的地方——探访玉溪房车旅居营地系列报道之一 2025-03-10
- 当热爱变成事业 为梦想感恩时代——记玉溪体育运动学校教练万付玲 2025-03-10
- 全市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2025-03-05
- 打造营商“暖环境”培育发展“新沃土”——我市多举措护航经营主体健康发展 2025-02-27
- 打造营商“暖环境”培育发展“新沃土” ——我市多举措护航经营主体健康发展 2025-02-27
- 情暖开学季 关爱护成长 202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