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8697806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18-01-09 |
首届“南虫”艺术研讨会召开
近日,玉溪师范学院在该院湄公河次区域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召开首届“南虫”艺术研讨会。来自省市的专家、学者、美术家等60余人对张汉东教授创立的“南虫”艺术进行深入研讨。
“南虫”艺术是玉溪师范学院本土艺术家张汉东教授经过三十多年的视觉艺术实践,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融入古滇、抚仙、哀牢和帽天山生命摇篮等文化元素,本着生命力度的壮美意义,以“表、本、生、元”为宗旨的艺术体系。即以意象表现主义为创作手法,以本土文化为内容根基,以生命力度为创作主题,以元初形态为创作原则(去功利),力图通过艺术实践成果的文化外化,形成本土资源基础上的文化创新,形成高扬健康活力生命力度壮美意义的正能量,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形成区域文化创新。因此,“南虫”艺术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特征、异域格调的幻想世界、天马行空般的意象重组、人神共舞的元初境界、生命元初的表现和探索、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以诡奇的造型揭示人的内心冲突,反映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自然物之间的本质关系。“南虫”艺术具有原创特点的本土艺术形态,是深受厚重抚仙文明的启发,努力表现丰富而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元素的民族性艺术,是强调用元初意象来表现生命力度和人神共舞的主题性艺术,是与国际交流对话的时代性艺术,是以绘画为核心延伸出的雕塑、音乐、舞蹈、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共同构成的艺术体系。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南虫”艺术体系是“南虫”艺术与“南虫”艺术实体的总称,是以云南本土文化为主题,在生命力度的艺术追求下,应用表现主义手法进行的艺术创作和相应实体运作的总和,其内涵深厚、外延广阔。“南虫”艺术以抚仙文明和湄公河次区域民族民间文化为主题,在元初生命力度的艺术追求下,应用表现主义手法,充分融入现代意识,经过张汉东几十年对云南本土文化坚持不懈的执着努力而创作出的艺术体系。张汉东将多年的艺术创作积累及未来多元化群体式发展的主题艺术,用澄江化石“云南虫”的名称来命名为“南虫”艺术。(玉溪日报记者 饶平)
相关阅读:
- 元江滇南苏铁保护取得新突破 2025-05-08
- 首届红塔诗词大会举办 2025-05-07
- 通海举办“聂耳杯”青少年民乐艺术活动 2025-05-06
- “哀牢虫谷”计划“五一”假期开业迎客 2025-04-30
- 玉溪高新区(南片区、九龙片区)市政路灯智能远程控制终端工程、雨污管网清淤疏通及破损修复工程监理服务成交结果公告 2025-04-14
- 玉溪高新区(南片区、九龙片区)市政路灯智能远程控制终端工程、雨污管网清淤疏通及破损修复工程监理服务竞争性磋商公告 2025-04-01
- 江风轻拂,咖啡与艺术一样回味悠长——信王军与绿汁录音机咖啡馆 2025-04-01
- 中小学艺术、体育与健康名师工作室启动 2025-03-20
- 云南省首届“云岭石榴红”陀螺邀请赛在新平开赛 2025-03-13
- 南祥春日集市开集 2025-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