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8697304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18-01-08 |
玉溪将如何创建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城市
全面小康,离不开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离不开对包括楹联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继2016年我市荣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称号之后,我市于日前启动了创建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城市工作,玉溪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迈出新步伐。
近几年来,玉溪在建设楹联文化城市上做了哪些工作,又将采取哪些措施争夺“最佳”桂冠?记者结合我市创建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您一一解读。
四年努力,我市荣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
玉溪楹联文化底蕴深厚,仅通海秀山就有历代文人墨客为表吟咏之情留下的两百多副匾联碑刻,其中仅对联就有130多副。这些对联,使秀山显得典雅高洁、文采风流,“秀山轻雨青山秀,香柏鼓风古柏香”等名联更是千古流传。在玉溪各地,楹联文化也遍地开花。
2013年,我市开始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2016年5月,全市9个县区均成功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县区,同年12月,玉溪市荣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称号,并成为全国第三个楹联文化全覆盖的地级市。玉溪师院附中等16所学校也被中国楹联学会命名为“中国楹联教育基地”。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工作。创建“中国楹联城市”被纳入市政府十件惠民工程,有力确保了创联工作高位推动。市、县区组建了强有力的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配合联动、齐心协力、扎实有序推进创建工作。
我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征联13次,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华人华侨应征联稿数万副;编辑出版《当代中国楹联集成·玉溪卷》《当代中国诗词集成·玉溪卷》《玉溪百景图》和《玉溪全国征联精品荟萃》等书籍;全市上下积极推进楹联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景区、进乡村、进家庭活动,楹联文化深入广大干部群众心中,夯实了创联的群众基础。
举办了《联律通则》等培训班300余期,受训人数突破10万人次;全市楹联队伍不断壮大,发展了中国楹联学会会员150多名,省楹联学会会员140多名,市、县诗联学会会员1100多名。许多乡镇(街道)、村(社区)和学校纷纷成立诗联分会或诗联小组,全市楹联创作队伍已达2000多人,壮大了全市推动楹联文化蓬勃发展的工作队伍。
各级教育部门以传统文化进校园为契机,加强了楹联文化培育建设。玉溪市教育局制定的《玉溪市创建楹联文化教育学校规划(2016―2020年)》被中国楹联学会作为典型示范推广到全国各地;各县区因地制宜,建设了一批楹联文化标志性工程,如通海秀山的“匾山联海”、新平戛洒楹联文化一条街、易门龙泉河3160米楹联文化长廊、澄江“摩崖石刻”和文化墙、元江太阳城文化广场“联石阵”、江川孤山风景区和大街“星云铭城”、红塔区大营街下西古城楹联文化墙、华宁泉乡广场楹联文化一条街、市创建办与红塔区共同打造的“九龙文华院”联墨展览馆等;全市的城镇、农村、景区和机关学校都亮出了各自的楹联文化名片;各地楹联学会“以联会友”,利用春节等民族民间传统节日活动,书赠楹联数万副,发挥了有力的带动效应。
积极借助各种宣传阵地,扩大楹联文化宣传,强化楹联文化的根植培育;加强与各级媒体合作,广泛宣传我市楹联文化创建成效,为我市创建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争创最佳,玉溪将这样做
“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城市”是对已经获得“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称号的市、县区楹联文化创新发展的全面肯定,是楹联文化城市创建工作的最高荣誉。创建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城市,对于推动我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丰富文化内涵,提高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记者了解到,今年起,我市将推动楹联文化创建工作实现“三个提升”:即实现楹联文化创建工作由学会行为提升为政府行为、由一般联事活动提升为文化系列工程、由圈内热提升为社会热,进一步扩大楹联组织的覆盖面、影响力,加大楹联文化传承力度,培育一批楹联文化产业,打造一批标志性楹联工程。到2020年,力争将我市创建成为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城市。
我市将加强各级楹联组织建设。不断壮大楹联队伍,扩大楹联文化的影响面和普及面,认真贯彻实施《联律通则》,提高楹联鉴赏和创作水平。在巩固和完善市、县区楹联组织的同时,加快乡镇(街道)楹联组织建设,各县区35%以上的乡镇(街道)要建立楹联组织,培养在全国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
各级政府牵头将把创建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城市工作由学会行为提升为政府行为;各级文化职能部门具体抓,将楹联的传承发展纳入全市文化工作同部署、同落实,从一般联事活动提升为文化系列工程,每逢重大节日和重大文化活动均开展相关楹联文化活动;把楹联文化工作由圈内热提升为社会热。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为目标,将楹联文化渗透到群众文化生活中,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楹联文化建设中来。
推进楹联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由教育系统配合,在全市中小学校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联事活动,把楹联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落到实处,积极创造条件,统一编印中小学楹联教材。全市各中小学校积极开展楹联学习、读背活动,鼓励学生背诵笠翁对韵和经典楹联,让中小学生从小感受楹联文化的高雅和快乐,从中受到启发,提高创作水平,从而达到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人、鼓舞人、塑造人的目的。
加大楹联文化进景区的力度。结合全市旅游发展情况,打造具有地方特色、雅俗共赏的楹联文化景区,中心城区做好以兰溪桥为中心的楹联文化建设。各县区要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在楹联进景区上取得显著成效。
积极尝试和探索楹联文化产业化发展的路子。结合大众需求,创作有时代特色、有水平、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楹联,积极创造与商家合作的条件,使楹联由文化作品变为社会商品,积极探索公司化运作模式。(玉溪日报记者 李晓兰)
相关阅读:
- 苏州园林文化特展走进玉溪 2025-05-16
- 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启动 2025-05-15
- 包头文艺工作者在澄江开展特色文化旅居活动 2025-05-14
- 玉溪市司法局2025年乡镇(街道)法治文化阵地、村居(社区)法治宣传教育文化场所示范点、特色法治文化阵地 竞争性磋商公告 2025-05-13
- “大玉医”城市医疗集团联合采购监护仪类医疗设备采购项目成交结果公告 2025-05-13
- “大玉医”城市医疗集团联合采购注射泵、输液泵类医疗设备采购项目成交结果公告 2025-05-13
- 转内销观察丨外贸滞销品变身内销“香饽饽”,罐头企业如何实现逆袭? 2025-05-13
- 彝族歌舞文化的追光者——记通海“四弦小王子”张选有 2025-05-12
- 澄江市立夏节暨傩戏文化系列活动举办 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