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7570662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日报 | 公开日期 | 2017-05-24 |
我市海绵城市建设初见成效
“改造后的东风广场太漂亮了,我们来这里散步也舒服。”市民刘大爷说。
“以前,一遇到下雨操场就积水,改造后,再遇到下雨,也不用担心长期积水而影响孩子们户外活动了。”玉溪第二幼儿园园长邹文坤高兴地说。
按照“生态、安全、活力、美观”的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努力实现“水生态良好、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改善、水景观优美、水文化丰富”的发展战略,我市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建设河畅岸绿、人水和谐、生态宜居、高原特色的海绵玉溪。
经过改造后的东风广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将达到92%;经过海绵化改造后的市二幼不但告别了积水内涝的痼疾,更把海绵城市的理念带到了孩子们的身边;玉溪市离休所小区经过海绵化改造后,彻底告别了内涝…… 作为国家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我市在试点区范围20.9平方公里,按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2%,对应设计日降雨量23.9毫米的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因地制宜、示范带动,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初见成效。
目前,出水口景观大道、出水口停车场、市二幼本部、东风广场、迎春街海绵化改造、玉溪市离休所等一批海绵化改造项目已完工。福寿街、市发改委生活区、玉湖路、市体育馆和区体育场、玉溪一中等一批海绵化改造项目也开工建设。
海绵城市试点区建设分为六大汇水分区,涵盖海绵化改造、黑臭水体及河道综合治理,项目总计七大类290个子项目,总投资83.77亿元,按照汇水分区打包原则分为四个海绵工程项目包进行建设,在全市范围,以海绵城市建设为抓手,以“1+N”的建设模式,统筹推进“地下综合管廊、新区开发、棚户区改造、黑臭水体治理、内涝治理、提质扩容、增绿添色、城市慢行绿道系统”等项目建设。
针对我市高原阶梯型坡地特点,通过优先采用“滞、净、蓄”,合理安排“渗、排”,优化“用”,增加“润”的分类实施措施,构建“上蓄下用、分级滞留、梯级净化、系统治理”的立体型海绵城市技术体系;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DBFO(设计-建造-融资-运营)模式,由玉溪市家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与社会投资人合资成立项目公司,负责海绵项目包的设计、建设、融资和运营;同时,采用联合体工程建设模式。社会投资人必须是同时具备设计、施工、管理、融资等能力的联合体,从而有效简化了工程建设程序,解决了设计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问题,加强了建设过程质量控制,加快推进我市海绵城市建设进度。
目前,我市全面启动了试点区域范围内海绵建设项目。完成了海绵城市专规、控规和系统方案的编制;编制完成了各项目包的物有所值、财政承受能力评价报告、PPP实施方案;通过招标方式确定了四个海绵项目包社会投资人。2017年底将确保完成70%的建设任务。
此外,全面启动了城市黑臭水体及河道综合治理。启动了玉溪大河下段、金水河、玉带河等7条河道的截污工程及河道综合治理项目;通过对中心城区的排水管网建设及海绵化改造等工程项目的实施,试点区内的16个内涝点已经减少至4个,预计2018年海绵项目实施完毕后,中心城区将全面消除30年一遇的内涝灾害问题。
相关阅读:
- 我市开展“利剑护蕾·共护成长”公益宣讲活动 2025-05-16
- 我市多举措推动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2025-05-15
- 上周(5月5日至11日)我市物价2涨3跌7平 2025-05-14
- 我市水利投资实现开门红 2025-05-13
- 我市水利投资实现开门红 2025-05-13
- 我市举行纪念《义勇军进行曲》诞生90周年主题活动 2025-05-09
- 我市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 2025-05-09
- 一季度我市农业经济主要指标亮眼 2025-05-08
- 书香满校园 阅读伴成长——我市“青少年阅读教育”文明实践活动综述 2025-05-07
- 我市举办自主就业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 202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