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7561605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日报 | 公开日期 | 2017-05-09 |
建兴乡直过民族住进小康房
一层光鲜的小洋楼,配套一个小天井,天井上方安装了玻璃,阳光透过玻璃洒进屋子,家里顿时显得亮亮堂堂。新平县建兴乡中寨村委会半坡寨小组的王学明正在屋内整理家具,墙角放着电暖磁炉,过去烧柴取暖、烟薰火燎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拉祜人家住进了小康房,外出赶街也挺直了腰板。”中寨村委会党总支书记孙绍云告诉记者,解决了住房问题,拉祜族对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半坡寨小组隶属于建兴乡中寨村委会,是云南省人口较少民族之一、“直过民族”拉祜族群众聚居村,有农户32户109人。孙绍云介绍,半坡寨地处边远山区,信息闭塞,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差,群众增收难,没有多余资金积累,盖不起新房,一直居住在土坯房里,常常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部分已经倾斜,或者成为危房。进村道路是土路,从没有硬化过,每到雨季,无处落脚。
小康路上,绝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兄弟掉队。实现“安居乐业”是拉祜族急切盼望解决的大问题。自开展整乡推进扶贫攻坚工作以来,建兴乡党委政府针对全乡直过民族住房难的实际情况,积极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的方式,拆旧建新,让拉祜族实现安居梦,为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奠定坚实基础。
“扶贫建房的政策太好,村民建房的积极性非常高,一上午就把20多间旧房全部拆除了。”孙绍云说,半坡寨采取整村拆除重建,统规联建的方式进行新村建设,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外观设计,统一建设施工,确保新村居住环境比过去得到彻底改变,让群众安居乐业。政府给每户补助6万元,群众贷款部分头三年免息,还款期限20年,全村32户人中,除了在外打工,或者到建兴集镇上建房外,其余24户人家全部建起新房,全部顺利迁入新居,人均居住面积达24平方米。
记者站在半坡寨侧面的山坡上看到,半坡新村规划整齐,三排新房样式统一,旁边是宽敞的公益房。走进新村,道路全部铺成平坦的水泥路,有的路段还在中间铺上碎石头健身。道路两旁安装着路灯,新种植的绿化树新枝摇曳。新房的墙上画着象征拉祜族祖先的葫芦,墙头装饰着蓝色瓦项,墙面色彩亮丽清新。村里还配套新建了党员活动室、公益房、公厕、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公用设施。
“怎么也想不到还能住上宽敞明亮的新房。”半坡寨小组的拉祜族村民王正伟感叹,过去,他家住在阴暗潮湿、矮小漆黑的小土房里,每逢雨天,由于害怕发生地质灾害,他总是提心吊胆,能住进一所漂亮舒适的房子成为他最大的愿望。没想到这个愿望很快在政府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帮助下实现了。
据了解,为进一步美化半坡寨搬迁安置房的居住环境,提升搬迁群众生活的幸福感,建兴乡正在对新房门前屋后的空地进行绿化美化,把半坡寨小组真正建设成“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宜居美丽新村庄。
为进一步加快半坡寨直过民族的脱贫步伐,建兴乡紧紧围绕“产业发展、住房建设、民族文化、社会文明”四方面重点开展工作。核桃是半坡寨小组的主要增收产业之一,建兴乡在强化核桃树的科学管理力度、提升核桃效益的同时,发展林下魔芋种植300亩。下一步还准备引进生猪养殖,最终让半坡寨直过民族在经济上有钱使,住房上有保障,文化上有传承,社会生活上有文明,确保建兴直过民族顺利脱贫,全面实现跨越发展。
相关阅读:
- 玉溪市民族中学风华楼室内场馆改造项目成交结果公告 2025-05-16
- 党建引领产业兴——大西村民共奔致富路 2025-05-15
- 红塔区春和街道黄草坝村民族手工业融合创新发展项目中标结果公告 2025-05-14
- 兴蒙乡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2025-05-14
- 洛河乡304座电烤房变身菌菇厂 2025-05-14
- 咪哩乡全力推进社会治理效能提升 2025-05-12
- 华宁县通红甸乡别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 2025-05-12
- 红塔区春和街道黄草坝村民族手工业融合创新发展项目询价公告 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