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31521206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日报 | 公开日期 | 2023-04-26 |
探索建立“室、站、园”相融合的国企青工成长平台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做强做优做大国资国企离不开更多青年才俊的智慧与力量,结合企业发展需要及青年员工成长成才愿望,积极整合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支撑人才强企,乃至人才强国的重要措施。
当前,部分国有企业在人才队伍建设上,管理、技术、技能人才的梯次化目标还未实现,专业化人才断档问题已经凸显。要打造梯次化、工匠型人才队伍,拓宽青年员工职业成长成才渠道,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要把现有的各自为阵、单打独斗的劳模工作室、技师工作站、青工创新园地融合在一起,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建成一个创新实训基地,把“劳模、工匠、技师+师傅+青工”培养模式和一岗多能培训活动落在实处,创新和丰富人才培养模式,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
从实际调研来看,国有企业在“室、站、园”相融合的青工成长平台搭建上存在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阵地建设投入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围绕工会组织、共青团组织、人力资源的多渠道培养方式在逐渐增多,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侧重,但不能很好地形成资源整合应用。二是“室、站”开展培训没有吸引力。“传帮带”培养模式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通常为单向交流,延续“你讲、我听”的老一套。课程针对性不强,未能针对生产实际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细致讲解,缺乏实用价值。三是“室、站、园”人才供给不能满足企业技术人才需求缺口。不少国企高技能人才缺口较大。
基于此,要坚持问题导向与系统观念,把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与青年员工成长成才的强烈要求紧密联系起来。统筹推进“室、站、园”一体化建设,探索出一条立足企业发展,充分调动青年员工学习兴趣,凸显职业与先进性相融合的发展路径。
注重发挥劳模工作室、技师工作站对青年员工的吸引力。目前,一些国有企业的“劳模工作室、技师工作站”人才济济,有一批政治思想好、专业技术精湛、作风扎实过硬的技能人才队伍。立足“室、站”广泛宣传优秀技术工人典型,深入组织开展“名师带高徒”培训活动,把好的知识、技术、经验、作风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员工,为青年员工树立楷模,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激发青年员工投身生产一线、锤炼技术本领、主动思考攻关技术项目的热情。
搭建集劳模工作室、技师工作站、青工创新园地为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实训载体——创新实训基地。通过党委重视,工会、共青团等齐抓共建,职工齐参与,劳模带头,技术人员和青年员工唱主角,以技能人才培养和攻克生产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为导向,遵照科学规划、彰显特色、注重实效的原则,按照定制度、定措施、定课题、定计划要求,形成问题管理、思路集成、知识共享等工作法来统筹运行创新实训基地。
“室、站、园”融合创新实训基地要按照“劳模、大师引领,党员带头,青工参与”的工作思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着力发挥创新引领和人才培养作用,积极开展技能培训、技能竞赛、“五小”和名师带徒等活动,发挥创新实训基地在职工技术创新工作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努力实现“四出”(出精神、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目标,着力打造一支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青年产业工人队伍,形成党委重视、行政支持、工会实施的良好创新工作格局。
“室、站、园”融合创新实训基地要深化“劳模、工匠、技师+师傅+青工”培养模式。开展名师带徒、一岗多能培训活动,指引青年员工集智创造,创新和丰富人才培养模式,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
创新实训基地建设要特色鲜明、各有侧重,通过工会牵头、车间(部门)主抓来开展创新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各车间(部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工作重点、亮点,坚持突出特色,按需建立主题鲜明的创新实训基地,从创新实训基地领导组织构成、工作职责、运行模式、文化建设、软硬件配置等多维度整体开展基地建设工作。创新实训基地建设要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使创新实训基地由以增加知识为主向以研究工作、解决问题、提高能力为主转变。每个车间(部门)的创新实训基地要面向全厂青工员工开放,要广泛吸收优秀人才组成师资队伍,在知识培训、实操训练、课题攻关等方面形成跨部门运行机制。
在创新实训基地运行中,要强化“以赛促训、以训促学”的教学方法,重视技能训练,充分调动青年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青年员工的专业意识、团结协作及创新精神,提高青年员工知识和技能掌握水平,为更多的青年员工搭建各类学习、竞赛、比武的平台;要充分挖掘劳模、大师的知识积累和宝贵经验,让更多的劳动模范走上讲台“传经送宝”,把他们多年收集、整理的学习重点、技能要点等通过教学的方式与青年员工分享,并在分享教学中弥补自己的不足。充分激发青年员工在知识钻研、理解归纳、创新创意方面的优势,让青年员工带着自己的知识、思考、灵感和兴致参与到教学、培训中,以教促学、教学相长,形成“双赢”。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培养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的论述为国有企业积极搭建、整合青年员工成长平台指明了方向、提振了信心。积极整合国有企业“室、站、园”相融合的青工成长平台,是探索助力青年员工成长成才、提高国企高技能人才储备水平、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的有益尝试,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作者单位: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相关阅读:
- 澄江市紧密型医疗共同体云南省医院质量管理与绩效评价DRG平台服务采购单一来源采购公示 2025-04-02
- 琴韵歌声里的欢乐人生——回忆红塔区四弦非遗传人施科 2025-04-02
- 玉溪市红塔区润园小区物业服务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 2025-04-01
- 玉溪市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玉溪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的决定 2025-04-01
- 宁海街道探索融合共治新模式 2025-04-01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听取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汇报 部署加快加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 研究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有关措施 审议通过《关于优化口岸开放布局的若干意见》 2025-04-01
-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2025-04-01
- 关于师吉明等同志任免职的通知 2025-03-31
- 关于张英等同志任职的通知 2025-03-31
- 玉溪市司法局关于征求玉溪市通海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草案)(送审稿)意见建议的公告 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