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01131699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0-02-17 |
玉溪疫情防控宣传如火如荼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市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站、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等媒体平台及时发声,转载、转发、转播中央、省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安排部署,报道本地防控疫情情况,把党委、政府的声音送到群众中。
我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按照上级相关要求,制定印发了疫情防控社会宣传工作方案,发动组织宣传战线上的力量,通过互联网、电子屏、宣传栏等平台和载体,拉开了战“疫”宣传教育工作的序幕,让防疫知识、疫情防控常识及措施走进千家万户。
截至2月16日,全市共悬挂、张贴宣传标语9.68万条;发放防控疫情宣传单271.98万张;LED电子屏滚动播出188.35万条次;704个村(社区)通过村村通“大喇叭”播报疫情防控知识,覆盖204.88万名村民;建立疫情防控社会宣传教育工作微信群1.26万个……构建了见网、见屏、见声、见墙、见标语的宣传格局。
疫情防控声先达
在城市,在商场、超市等人员密集区或高速公路出入口都能听到有关疫情防控的小知识、小常识。“尊敬的顾客,受疫情影响,为了您的安全,请购物时佩戴好您的口罩……”在中心城区沃尔玛超市广播里传出防控提示。在润玉园等有广播条件的小区,每天都准时播报防疫宣传。
在农村,村村通的“大喇叭”发挥了作用。“近期受疫情影响,请各位村民做好个人防护,出门戴口罩,谢绝一切亲朋聚会……”这是江川区九溪镇六十亩村的喇叭里向村民提出的疫情防控要求。六十亩村六十亩小组组长张维翔说:“村里的广播,自大年初二开始就没歇过,每天早、中、晚三遍滚动播放,如今村里人没事都不出门,出门一定会戴口罩。”
像这样的“大喇叭”覆盖了全市704个村(社区),在新平县、峨山县、元江县等民族聚集地,基层党员干部还用少数民族语言播报疫情防控知识。
微信群发覆盖广
目前,全市建立疫情防控社会宣传教育工作微信群1.26万个,建立了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村(居)民小组的多级联动响应体系。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轶群在“玉溪疫情防控社会宣传教育工作群”里,“@所有人2月2日疫情防控社会宣传主题:推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治一本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大众读本》两本图书和《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挂图电子版……请大家迅速转发,作为加强疫情防控社会宣传的重要措施!请迅速转发!迅速转发!”指令一下,紧接着,各成员纷纷响应,把相应电子文本分发到各自所属的行政辖区或部门属别的群里,并逐一在群里回复。
“玉溪疫情防控社会宣传教育工作群”是由市委宣传部建立的,主要用于疫情防控期间的社会宣传教育工作开展,范围涵盖了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村(居)民小组,做到了宣传面覆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群策群力样式多
除了挂标语、贴海报、发宣传单等传统宣传方式,“玉溪疫情防控社会宣传教育工作群”里的各单位还制作了疫情防控音视频发到群里,供大家转载、转发,实现了高频次、密集式的宣传效应。
市疾控中心录制了一段“如何佩戴口罩、处理废弃口罩”的短视频(方言版)分享到群里,几分钟点击量就达3000多次。
文艺工作者则发挥特长优势,前后推出了《“新冠肺炎”防疫歌》、抗疫滇剧戏歌——《卜算子·白衣天使之歌》、花灯戏歌《我们充满希望》抗疫文艺作品,这些作品在各大社交平台和市、县(区)级媒体均有转载。同时,由市文联推出《战疫》等抗击疫情的诗词作品。
民间文艺爱好者也行动起来,一段舞蹈短片《口罩中的风》刷屏玉溪人的朋友圈;《不一样的春节》等一幅幅少年儿童绘画作品跃然纸上,通过媒体传播触屏可见;摄影爱好者用一张张反映抗疫一线的摄影作品,展现了身边“抗疫战士”的形象。(玉溪日报记者 张雯 )
相关阅读:
- 市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 2025-04-02
- “3·15”消费维权知识宣传活动举办 2025-03-20
- 我市开展“3·15”诚信教育宣传及执法检查 2025-03-19
- 宣传消费知识 增强维权意识 2025-03-19
- 我市开展“3·15”诚信教育宣传及执法检查 2025-03-19
- 玉溪公路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2025年~2027年公路应急行业文化宣传服务项目(二次)成交结果公告 2025-03-14
- 江川区2025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 2025-03-14
- 群团普法乡村行主题宣传活动开展 2025-03-06
- 反诈宣传进高校 共筑安全“防护墙” 2025-03-05
- 玉溪公路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2025年~2027年公路应急行业文化宣传服务项目(二次)竞争性磋商公告 2025-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