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91074583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19-08-26 |
平安玉溪建设让群众尽享安居乐业
12年来连续三轮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称号;2017年9月捧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项“长安杯”;2018年第八次跻身中国最安全城市排行榜单……近年来,玉溪牢牢把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总目标,着力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为推动跨越式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和服务,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社会治安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平安玉溪建设让群众尽享安居乐业。
“七位一体”制度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
近年来,玉溪探索建立市级领导负责联系重点工作的“七位一体”制度,年初由市委、市政府根据当年情况和群众需求确定7项重点工作,明确市级四套班子领导直接负责联系主抓,做到32名市级领导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扛指标,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工作项目推进建设中产生的矛盾纠纷及潜在隐患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妥善有效化解,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
推行重大矛盾纠纷领导牵头包案制度,将全市影响较大、可能引发群体性上访、缠访事件的重大矛盾纠纷,明确包案到市委、市政府领导。并将这一制度与下基层调查研究、深入联系点、扶贫帮困等结合起来,领导干部走进街坊农家、走进田间地头与群众拉家常、说心里话,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带着任务和措施办法进基层,解决好基层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基层群众做实事办好事。
“互联网+社会治理”让群众有更多安全感
玉溪将基层基础工作作为推动综合治理的着力点,加快推进综治中心、公共安全视频监控(雪亮工程)建设。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按照“综治办+综治信息系统+N”的模式,加强资源整合、部门融合、力量聚合,推动中心实体化运行。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建成率均达100%,村(社区)综治中心建成率达99.29%。全市74个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共建立完善治保会组织702个,治保组织成员9800余人,实现了治保组织和人员全覆盖。同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人民调解组织建设,规范和推进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全市共有人民调解委员会943个、调解人员11000余人,为基层平安稳定筑牢第一道防线。
深化拓展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实现覆盖城乡、条块结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社会治理网格体系。全市702个村(社区)共划分6784个网格,配备专兼职网格员6098名,将各项基层社会治理业务纳入网格进行管理,实现网格全覆盖、工作零缝隙。
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托视频监控系统,构建“点、线、面”结合以及全时空、全覆盖、立体式的信息化防控网络,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逐步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整合法治宣传、法律援助、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人民调解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全力推进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抓好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和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建设,目前已建成127个平台。组织210名律师、273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司法所工作人员组建法律服务团,建立了198个贫困村“法润脱贫”法律服务微信群,187名驻村工作队员、253名调解员进群提供扶贫解答和法律咨询,677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群享受零距离的法律服务。
网上诉求渠道打造方便快捷信访新模式
充分发挥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参与信访问题化解的基础性作用,挂牌成立玉溪市人民调解参与信访问题化解工作室。科学整合优化“12345”市长热线、“96128”政务查询专线和各行业政务服务热线资源配置,打造“统一、便捷、高效”的政府热线服务新模式。
开通视频接访,拓宽网上诉求渠道,打造方便快捷的网上信访平台,让群众不用长途跋涉就可以反映问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网上枫桥经验”,构建从源头上防范社会风险的新体系,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推行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和行业调解助推的调解模式,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扎实开展防范“民转刑”命案专项行动,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切实加强重点人员管控和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以“小平安”构建全市大平安
近年来,玉溪把智慧小区安全防范建设工程纳入智慧城市工作中,推进平安小区建设,用大数据服务“零发案”小区建设,创新小区安全防范管理模式。深化“平安家庭”创建,在全市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以家庭的平安促进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同时,深入推进“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加强医疗机构物防技防建设,配齐配强专兼职保安人员,完善医疗责任保险,加强医警联运,继续加强医疗纠纷调处工作,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深入开展平安文化市场、平安社区、平安林区、平安边界、平安铁路、平安交通等23个行业平安创建活动,以“小平安”构建全市的大平安。
强化社会治安重点地区、重要时间节点及重点领域排查整治,持续推进扫黄禁赌、缉枪治爆、食药打假、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强化道路交通管控等专项工作,切实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摸排各类涉黑涉恶犯罪线索,对排查出来的线索逐一核查落实。出台《玉溪市命案侦防十条措施》,对可能引发命案的苗头性问题做到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努力实现命案事前能预警、出事早处置、事后要追查,连续7年实现了刑事立案下降。
深化巡特警“四项机制”建设。市、县(区)两级组建了10个公安、武警混编专班,31个武装处突单元,实行24小时应急值守;同时,建立了27个公安检查站,构建起1分钟、3分钟、5分钟快速处置圈,强化了社会面巡逻防控,增强了群众安全感。
村规民约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2016年以来,玉溪以红塔区为试点,改变以往完全由村级自行组织开展的做法,坚持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开展村规民约修订工作,重建基层治理新体系,有效解决矛盾。按照“有事好商量、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的原则,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村规民约的修订,对本村政治、经济、治安、文明等基层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进行民主协商,群众参与率达90%以上。村规民约修订工作启动后,全区基层矛盾纠纷大幅下降。
2017年底,红塔区104个村(社区)全面完成了村规民约修订工作,村(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男女平等、公平正义等民主法治观念逐步深入人心,进一步完善了乡村社会管理制度,健全了民主决策机制,促进了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目前,全市已全面推开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工作。
关爱特殊群体促进社会和谐
玉溪深入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推进“十四项真情服务”,开展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示范场所创建,向云南省推荐上报健康教育促进示范企业2个、学校5所。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实施动态监测,落实以乡(镇)干部、村干部、责任区民警和其近亲属、综治网格员为主体的“五位一体”监护责任制,明确9项监护责任,对监护人实施“以奖代补”。对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伤害他人情况建立政府救助机制,每年由市级财政统一缴纳9.8万元保险费统一投保,最大限度弥补受害人的伤害,全市未发生精神障碍患者重大肇事肇祸事件。开展吸毒人员大排查大收戒大管控专项行动,依托云南省第三强制隔离戒毒所设立“玉溪市病残吸毒人员救治中心”,全力推进病残吸毒人员收戒收治工作。做好刑释人员特别是重点对象的无缝衔接工作,衔接率达100%,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定期对重点青少年群体进行摸排及动态监测,针对青少年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转化工作,抓好临界预防,引入公检法司专门力量,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并积极为闲散青少年提供就业创业信息。建成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保护预警与应急机制,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生活帮助、学习帮扶和心理关爱。(玉溪日报记者 郭帆)
相关阅读:
- 区纪委监委精准监督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2025-05-16
- 黄龙社区建设现代农业种植示范基地 2025-05-16
- 戛洒镇旅游环线建设有序推进 2025-05-15
- 共建共享健康家园——玉溪市健康县城建设工作综述 2025-05-13
- 玉溪市红塔区2023-2024年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建设工程总承包(EPC)测绘服务项目成交结果公告 2025-05-12
- 江川:扛牢扛实政治责任 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05-09
- 九溪镇特色农业助力群众增收 2025-05-09
- 玉溪深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纪实 2025-05-08
- 玉溪市获评省级健康企业建设行政推广优秀案例 2025-05-08
- 活力红塔 ·青春玉溪——红塔区文体旅融合“李棋活力创享带”策划方案编制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