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8893265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18-05-25 |
曼来社区移民新村致富路越走越宽
距离县城20公里的元江县曼来镇曼来社区移民新村箐门口、石脚地、马鹿洞、桥边4个移民小组,自2003年着手新村建设移民致富以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接续产业发展链条,大力发展热带水果、养殖等产业,如今荒山变果林,产业齐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从搬迁前的200元到今天的13800元“质的飞跃”。
据曼来镇副镇长李燕玲介绍,近年来,移民新村充分利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调整种植业结构,将种植洋芋、荞子、玉米为主的耕地改种芒果、荔枝、龙眼为主的热带水果,并逐年扩种,各类水果面积发展到2760余亩,水果产业初具规模,移民收入大幅增加,走上了以产业兴旺促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致富路。
此外,村民还独辟蹊径,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养殖业,全村呈现出多产业齐发展的局面。作为村里的养殖大户,桥边小组村民何树勇已积累了10余年的养猪经验,每年养殖200多头猪,2017年实现收入10万余元。不仅如此,何树勇自2000年开始经营3亩左右的鱼塘,年均收入9万余元,加上种植荔枝带来的万余元收入,何树勇一家的小康生活多姿多彩。
如今,村民依靠产业增收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敞。随着水利灌溉条件的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热带水果种植面积得到扩充,果树长势良好,自然灾害大大减少,水果种植大户不断涌现。新移湖垂钓、果园观光等集吃、住、行、玩、购为一体的一条龙服务体系的配套完善,实现移民增收多元化。
再看4个移民小组,100%实现通路、通电、通自来水、通数字电视、通网络,荒山变果林,平地起洋房,家在果园中,户均建筑面积200平米,拥有75辆家庭小轿车、153辆摩托车、15台挖掘机、2台装载机、12辆货车,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典范呈现在眼前。
“守住‘绿水青山’,才能铸就‘金山银山’。”李燕玲说,接下来将切实做好移民村庄规划,把发展生产放在首位,扶持产业发展,全力打造“新移”品牌,不断提升移民收入,把从“搬迁”到“变迁”的富裕道路走稳走宽。(玉溪日报)
相关阅读:
- 社区夏令营构建“家门口的成长课堂” 2025-07-30
- 宁泉社区:暖心服务新就业群体 2025-07-28
- 三百年古村落的守护与新生——探访中国传统村落华宁县来保康村 2025-07-28
- 华宁县盘溪镇乐士堂社区幸福食堂等服务阵地采购项目(二次)成交结果公告 2025-07-25
- 红塔区村(社区)工作者及村(居)民小组干部购买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服务(二次)竞争性磋商公告 2025-07-23
- 红塔区村(社区)工作者及村(居)民小组干部购买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服务流标公告 2025-07-22
- 玉溪市红塔区冯井社区2组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工程招标公告 2025-07-22
- 早街社区三义庙第二居民小组集体土地租赁项目(二次)竞租结果公告 2025-07-22
- 玉溪师院实践团走进彩虹社区 2025-07-21
- 江川区推动第三轮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