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饮用水安全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我县重大的民生问题之一。为宣传报道好今年我县云南环保世纪行活动的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以及经验成果、典型事例,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加大环境资源监督工作力度,本台记者进行系列采访报道,今天播出第三篇:《垃圾分类走进农村,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垃圾也随之增多,农民爱护家园,保持环境卫生整洁的意识也随之增强。甘庄街道那骂螺蛳寨的李琼英一家人一天中产生的生活垃圾有饮料瓶、瓜果蔬菜的皮叶、废弃的塑料和纸屑等,给垃圾分类和不定时倒垃圾的行为成了李琼英日常生活中的习惯。
那骂螺蛳寨 李琼英说:"一般说不烧的垃圾一个星期左右就有一袋了就丢弃在这边,这份一天一袋还是有的,削出果皮捡起来的菜叶扫扫还是一天会有一袋,这个可以烧就丢这边。"
和李琼英一样,那骂螺蛳寨的村民们都晓得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哪些可烧毁、哪些可以化解、哪些可以重复利用变废为宝,给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渐入人心。
那骂螺蛳寨小组长 李琴华说:"我们那骂螺蛳寨有63户,每天产生的垃圾大概一家有一食品袋左右,集中在垃圾场进行分类还有烧毁,比以前处理好多了,该填埋的拉到山上烧毁填埋,还可以转化成肥料拿到地里施肥。"
在那骂螺蛳寨村旁的垃圾池,记者看到村民们按照垃圾分类提示,把废弃的纸屑、塑料、金属等按可回收物集中丢弃在一起,其他日常生活果蔬类的垃圾集中丢弃在一起。
那骂螺蛳寨小组长 李琴华说: "对于可以回收的废纸还有铁丝能够用的玻璃瓶我们经过分类,然后跟废品收购站联系,给他们定期来收购。"
据小组长李琴华介绍,在没建垃圾池前,村民们习惯把垃圾丢弃在房前屋后,村庄的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十分突出,建好垃圾池并给垃圾分类后,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善。
那骂螺蛳寨村民 史婉秋说:"垃圾分类在大城市才会有的,想不到我们村子也有了,我感到非常地开心,我们要继续坚持下去,相信我们村子会变得越来越好。"
甘庄社区党总支副书记 刀伟萍说:"我们甘庄社区要总结那骂螺蛳寨村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的经验,继续推广这项经验,我们社会会加大资金投入,让甘庄社区更加整洁美丽。"
自我县开展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以来,全县上下迅速行动,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治"顽症"、破"陋习",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治理一年起好步的良好开局,垃圾分类也伴随着行动悄然走进农村,助推美丽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