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公路已经用大型机械修到下拉溪达3组村口,还有几天就能修到上拉溪达4组,等下一步对路面两侧处理以后,6月底这条路就算全部完工正式通车了,这也将从此结束两个小组不通公路的历史。”日前,在检查了易门县小街乡普厂村委会上、下拉溪达村民小组的公路施工情况后,普厂村委会党总支第一书记、市招商局下派驻村扶贫攻坚队队长罗福祥高兴地说。
据了解,因为地处半山腰,而且坡度较大,所以多年前修公路时,就没有将公路修到上、下拉溪达村里,而是在后山距村300米处设了一个临时“车站”。“从村委会到村后面的这个站点,共有11公里左右的路程。”普厂村委会主任马德堂告诉记者,从村子走小路到山脚,仅有1公里路程,村民宁愿将摩托车骑到山脚放着然后走十多分钟的路回家,也不愿多骑车1个多小时才到村后的临时“车站”。
下拉溪达村村民高正许跟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卖粮食,一吨粮食背到村后的那个车站,两个人一上午都背不完。更有甚者,出100元请人都没人愿意干这样的苦差事,所以要想卖点粮食,就只能提前背好,提前跟收购粮食的人预约。“同样都是养猪,下拉溪达村村民卖一头猪,每公斤比其他村的少2元左右,人家都不愿意来收,因为路太远。”高正许无奈地说。
按照省市有关“挂包帮”“转走访”的文件精神,罗福祥作为市招商局2016年度扶贫攻坚工作队员,于2月19日下派到该村委会正式报到、29日正式驻村,这也为上、下拉溪达村46户183人的出行和生产生活的彻底改善带来了转机。
在了解到上、下拉溪达村还不通公路的实际情况后,罗福祥四处奔走,为两个小组修路协调筹资。在落实了预算60余万元的情况下,易门县交通局答应让工程先动工,工程结束后再由县交通局直接兑现工程款。
“工程于5月8日动工,规划的线路从山脚直接修到村里,前期全部由大型机械完成。目前路已修至村口,预计到6月10日左右就能基本通车。”马德堂说,“路面虽然还是土石路,但村民到村委会的距离却由原来的11公里缩减到3公里左右,这给村民的出行和生产生活所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村里还能通公路,这在以前我们是想都不敢想的,以后不管干什么都方便了,卖粮食再也不用一再压价还要劳心劳力地背到村后的‘车站’,骑摩托车回家也不用再停在山脚走路回家。”高正许高兴地说。(玉溪日报记者 李志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