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51597863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04-22 |
老厂乡:全过程服务烤烟生产 盘活资源延伸竹产业链
位于老厂乡罗柴冲村的云南乡小竹商贸有限公司的竹笋加工厂,工人正忙碌生产。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曾永洪 李瑞铭 文/图
玉溪市“干字当头 稳字托底 干部示范”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开展以来,新平县老厂乡闻令而动、听令而行,紧紧围绕市、县相关部署,结合乡情实际,真抓实干,全力以赴破除发展困境,推动烤烟产业、竹产业提质增效,为高质量发展积势蓄能。
提升烤烟产业质效
春和景明,在老厂乡苛苴社区白沙湾小组的一片地里,农户杨云龙正在铺设滴灌带,为烤烟移栽做好准备。
“我今年打算栽70亩烤烟,备耕时铺设好滴灌带,烟苗移栽后就能及时补水,也不怕天干。”杨云龙介绍,今年是他使用滴灌的第四年,相较传统的人工浇水,滴灌只需打开开关就能及时、快速补水,省水省力省钱。
据了解,滴灌水源为烟地旁边的水池,管线分为主水管、主水带和滴灌带,其中主水管非常牢固,基本好几年都不用换;主水带也较为结实,每年只需更换少量有破损的地方;滴灌带由于厚度较薄,加之风吹日晒,所以每年都要更换。“每亩地需铺600多米的滴灌带,成本在200元左右,今年每亩地烟站补助100元。”杨云龙说。包括白沙湾小组在内,今年老厂乡计划在4000亩烟地推广使用滴灌技术。
烤烟是老厂乡的传统支柱产业,2025年全乡计划种植烤烟15370亩,烟叶收购任务200万公斤。据了解,除推广滴灌技术外,该乡还成立现代农业服务公司,全过程、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服务烤烟生产,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依托现代烟草培训基地开展技术培训,重点推广绿色种植等技术;通过植保无人机进行统防统治,提高病虫害防治效率,提升田间管理效率;推动土地流转,打造规模化烤烟种植示范基地;建成商品化育苗点,采用漂浮育苗技术为烟农提供优质烟苗,新建规模化、标准化电烤房开展商品化烘烤,通过精准控温提升黄烟率,减少烘烤损失;提供农机服务与绿色生产技术支持,配备旋耕机、吸粪车等设备,提供深耕晒垡、粪污还田等绿色服务,降低化肥使用量。
提高竹产业附加值
称重、包装、消毒……近日,在位于老厂乡罗柴冲村的云南乡小竹商贸有限公司的竹笋加工厂里,工人正忙碌生产。
公司负责人,罗柴冲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普值介绍,公司是罗柴冲的村办公司,成立于2022年5月,目前研发出金丝笋、干笋丝、酸笋等8种特色产品,2024年收购、加工鲜笋600吨,产值160万元,带动200多户竹子种植户实现增收,为村集体经济增收6万元。“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我们在昆明设立了总代理商,目前正在拓展北上广市场。”普值说。
据了解,老厂乡共有近5万亩苦龙竹资源,主要分布在罗柴冲等村。“老厂乡虽然竹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由于市场行情不佳、产业链短等原因,导致群众收入一直不高。为解决这一难题,乡里引导罗柴冲村成立公司,从事竹笋食品开发、生产和销售。”老厂乡党委书记施瑞鸿说,“我们盘活了罗柴冲小学的闲置校舍,改造成竹笋加工厂,工厂建有清洗、加工、包装、消毒、储存车间,配备了切笋机、烘干机、真空包装机、灭菌机等设备,为进一步提升竹笋附加值、延伸竹产业链、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动能。”
“我栽了70亩竹子,以前竹笋难卖,有了公司后不愁销路,去年卖了10多吨竹笋给公司,赚了3万多元。妻子还在加工厂打工,家里又多了一份收入。”罗柴冲村民李忠说。据了解,公司常年聘请4名本地村民在公司打工,生产高峰期增加到每天15人,每人每天收入150元以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