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8737019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18-02-08 |
新平县打好“五个一批”精准脱贫组合拳
建兴乡群众领取免费蜂箱 通讯员 曹学辉 摄
新平县委、县政府始终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牢牢扭住贫困群众增收和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围绕“搬、扶、保、转、救”用心、用情、用力精准发力,在实施“五个一批”脱贫举措中,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法,着力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
坚持“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高位强势推进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通过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实现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坚持扶贫先扶智,实现农村保障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寄宿生生活补助两个“全覆盖”,通过培训贫困劳动力完成转移就业,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做到应退尽退,通过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织密织牢兜底保障网,贯彻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和动态管理要求,务实推动“底线”措施,实现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县精准锁定建档立卡贫困户3183户11288人,与2016年末5881户20468人相比,净减2698户9180人。全县实现了资金投入逐年增加,贫困地区农民人均收入逐年增加,贫困人口逐年减少。
“搬”
制定《新平县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全力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涉及危房总数2403户,其中就近就地危房拆除重建1168户、易地搬迁406户、修缮加固829户。现建档立卡危房改造全面竣工完成,具备入住条件,其中11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已全部入住。同时,全力抓好1002户其他三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工作,目前竣工592户。在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就近就地改造安置点及零星建房项目推进中,县级整合自筹资金89343.39万元。
“扶”
市、县、乡288个机关单位3039人深入开展挂包帮扶,178名工作队员驻村帮扶;各行业部门紧紧围绕贫困乡、贫困村和贫困人口,把帮扶政策、措施、项目、资金明确细化到乡到村到户到人,整合投入资金4.72亿元,全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扶贫、产业发展、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
一是统筹推进整乡推进项目,全县共涉及者竜、平掌、老厂、建兴4个乡,者竜乡整乡推进项目于2017年10月通过市级验收;老厂乡整乡推进完成投资36907.49万元,占计划投资的132.69%;建兴乡整乡推进完成投资32204.05万元,占计划投资的113.05%;平掌乡整乡推进完成投资15844.81万元,占计划投资的104.19%。
二是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力度,2017年安排资金9198.67万元,实施行政村整村推进项目2个,自然村整村推进项目8个,产业扶持项目14个,贫困乡、贫困村出列奖补项目7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1个,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2个,文化中心手工艺品保护与发展项目5个,投入互助资金 260万元,发放全免息扶贫小额贷款1635户7442万元。
三是全面实施产业扶持促脱贫,整合各类产业扶持资金2791.96万元,采取因村施策、一户一策等方式发展高山蔬菜种植、畜禽养殖等,带动群众增收。
四是精准实施教育扶贫,聚焦3个贫困乡、32个贫困村和全县1329户1881人在校贫困户学生,完成57个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抓实精准资助政策,免学费10.36万元,发放困难学生生活补助资金65.5万元、贫困学子奖学金52.5万元、助学贷款1033.88万元,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100%。
五是精准实施健康扶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及100%签约家庭医生,年度最高报销限额比其他城乡居民提高10个百分点,投资200万元完成贫困地区7个村卫生室及2个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实施“先诊疗后付费”及一站式结算制度。
六是完善村组道路基础设施,2017年启动实施贫困村、“直过民族”通村项目共122条425公里,投资36363万元,惠及建兴、平掌、老厂、水塘等9个乡镇(街道)37个建制村539个自然村共69945人,极大地保证了贫困群众的安全出行。
七是着力保障人畜饮水,投资2776.7万元实施贫困乡人饮工程37件,投资4268.3万元实施小坝塘除险加固工程66件,投资218万元实施太桥片区蔬菜高效节水灌溉等项目,投资6630.4万元实施老厂横山水库项目,投资1.2亿元建设平掌班良河小流域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
“保”
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农村五保户、特困老人、失独老人、贫困未成年人、孤儿和重度残疾、智障、重大疾病患者等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农村特殊人群全面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达到精准保障。
“转”
加强转移就业培训、就业对接服务,积极搭建转移就业平台,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通过劳务输出、向城镇转移、就近就地就业等方式把贫困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上就业,转移到城镇落户,实现稳定脱贫。同时,大力开展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行动,鼓励有技术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实现更多贫困群众稳定就业。2017年全县完成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7893人、转移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业1244人。
“救”
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医疗、临时救助力度,落实特困人员供养政策及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工作,发放资金450.28万元供养特困人员804人;筹措医疗救助资金558万元控制和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放救助资金17.6万元解决57户63人贫困人口临时救急问题;发动社会各界捐款1453.5万元,捐物折算539万元。(玉溪日报特约记者 周宗林)
相关阅读:
- 区纪委监委精准监督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2025-05-16
- 新闻1+1丨稳市场、稳预期 一揽子金融政策打出“组合拳” 2025-05-09
- 政策“组合拳”显效 多地“五一”楼市延续向好趋势 2025-05-06
- 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一批人事任免名单 2025-04-30
- 元江甘庄:干部示范引领打好产业“特色牌” 2025-04-24
- 县纪委监委以精准监督护航乡村振兴 2025-04-24
- 金融纾困稳外贸 银行打出“组合拳” 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