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01153175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0-05-12 |
通海科技团队把科技助贫产业扶贫落在实处
帮助农户种苞谷
近日,通海县科协和秀山街道农业农村中心的科技团队上山入户,和村民面对面讲、手把手教、实打实帮,用心用情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增收致富。
地处山区的白泥箐是秀山街道万家社区的一个自然村,有村民44户15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户。在各级的帮扶支持下,2017年6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春耕时节,通海县科协和秀山街道农业农村中心的科技人员一行6人,来到白泥箐走家串户,发放饲料苞谷种子,解答农户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讲解种植技术要领。
“可以把底肥先施进去,掌握好两次的施肥时间。另外,产业扶贫的甜脆玉米,原来说的是发种子给你们,现在发种苗给你们,把成本节约下来,到时候我们及时和您家跟进……”在白泥箐建档立卡贫困户白小彬家,秀山街道农业农村中心副主任许艳斌耐心细致地叮嘱。
这是通海科技人员入户落实落细产业扶贫措施的一个缩影。既为种植户科学种植、精细化种植提供技术支持,又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持续增收夯实基础。
针对个别农户家中因缺乏劳力,春耕春种推进缓慢这一情况,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帮助农户抓住雨后天气阴凉的有利时机及时种植农作物。
由于缺乏劳力,加上干旱,建档立卡贫困户施德春的几块地还未种上庄稼。科技人员帮助施德春组织生产物资,并和他一起翻地开沟、播种施肥……短短两个小时,就种下了约1亩地的苞谷。
施德春告诉记者,以前他家的经济来源仅靠打零工,加之又不会盘算,常常入不敷出。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在科技人员的指导帮助下,他不仅在“产销对接”产业扶贫措施的带动下种植了魔芋,还根据时令种植蔬菜、苞谷等,拓宽了增收渠道。
相关阅读:
- 玉溪春和现代花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2号地块技术服务运营及7号地块入园企业合作经营招标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2025-03-14
- 金观平:抓产业创新不能忽视传统产业 2025-03-14
- 亿元级大产业:番荔枝成为滇中果盘明星的高光历程 元江25吨香蕉首次出口中亚 2025-03-14
- 亿元级大产业:番荔枝成为滇中果盘明星的高光历程 元江25吨香蕉首次出口中亚 2025-03-14
- 亿元级大产业:番荔枝成为滇中果盘明星的高光历程 元江25吨香蕉首次出口中亚 2025-03-14
- “四个一批”赋能帮扶产业提质增效 2025-03-13
- 多肉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2025-03-12
- 滇雪粮油:科技赋能粮油产业绿色转型发展 2025-03-12
- 多肉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2025-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