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91068317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19-08-01 |
通海: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7月中旬,通海高原农产品有限公司的冷库前,10余名工人忙着分拣、整理、打包即将运往广东和广西的甜脆包谷。经过简单处理后,少量的包谷秆和叶片留了下来,成为蔬菜废弃物。公司副总经理赵应芸介绍,公司5个冷链车间每天产生蔬菜废弃物约50吨,但这些蔬菜废弃物不会进入填埋场,而是以付费的方式交给福慧科技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
通海作为全省蔬菜大县,近年来已看不到胡乱倾倒蔬菜废弃物的现象。通海县的所有冷库和菜农都习惯以付费的方式对蔬菜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这些蔬菜废弃物经处理后转变成有机肥和达标清水,再用于田间地头。这是通海县坚持科技创新,提高发展质量的一个生动缩影。
2018年12月,国家科技部网站发布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全国共52个县(市)入选,其中玉溪市通海县榜上有名,成为我省唯一一个创新型建设县,并确定以“科技支撑生态文明”为主题开展创新建设。近日,记者通过实地采访,深刻感受到了通海县注重创新,依靠科技,实施高质量绿色发展的蓬勃脉动。如今的通海,一批批技术员埋头创新,一个个企业倡导创新,创新之风使得城乡惠风浩荡。
体制创新:激发民间活力
近年来,通海县结合县域科技创新发展的工作需要,先后成立了多个以县长为组长、多个县级行政部门参与的科技创新引领、知识产权、创新人才、科技成果转化等科技工作领导小组,重点推进科技创新政策落实、强化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完善、引导鼓励县域科技创新。通海加强县域科技创新工作支撑力量,整合科技、工信、商务等部门成立了通海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并新增建设专业化的县域科技成果转化机构——通海县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充分发挥政府机构对科技创新的引导作用,逐步完善县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在此基础上,通海县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科技创新政策,在国家和省、市出台的系列扶持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等相关政策措施基础上,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步伐的实施意见》《通海县关于开展“创新发展年”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建立县级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加大对民营经济在财政、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快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产业聚集发展,支持企业创新驱动发展。
在体制创新上,通海县强化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建设,在优化财政科技资金投向、提高使用效率的基础上,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改进“企业研发费用计核方法”,加大“企业研发设备加速折旧”等政策的落实力度,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相关优惠政策。
此外,通海县还探索科技成果市场交易机制,建立了“交易、共享、服务、交流”四位一体的科技市场,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有机融合,汇集技术、成果、资金等科技资源供需信息,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同时,建立每年度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听取科技工作汇报制度,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乡(镇、街道)年终考核事项。
据介绍,近年来,通海县本级财政每年投入的科技支出在5000万元以上,在知识产权和县级科技项目上投入经费近百万元。通过财政投入,有力激发了民间创新创造活力,每年通海县均有数十个科技项目获得国家和省、市支持。2017年,通海县被认定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和“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企业创新:提升发展质量
通海县积极落实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补助,深入贯彻政策措施,充分发挥财政科技经费引导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作用,鼓励企业多投入、多创新、多产出,提升全县创新发展能力,提高企业对研发创新重要性的认识,显著增强了自主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
“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无论在哪个岗位,只要他提出生产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及研究成果,在本企业被采纳并获得生产效益,公司都会依据承担科研任务的比重及对科研成果的贡献程度给予奖励。”在云南通印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解明亮向记者介绍。去年,解明亮带领科研项目小组,完成了将柔版印刷改变为凹版印刷的工艺技术创新,不但提升了产品质量,赢得了客户认可,还极大地节约了企业生产成本,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标。对此,公司依据《科技人才奖励制度》,给予解明亮项目团队30余人10万元创新奖励。
创新之风在通海劲吹。在云南通变电器有限公司,干变车间主任余飞介绍,他们购进了一台全自动生产设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实际需求不符。面对难题,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创新,对全自动生产设备的流程进行改造后,以前2个工人每天可以生产1台变压器,现在2个工人每天可以生产5台变压器,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云南通海杨氏天然产物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天然色素和天然植物提取物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主要用于食品、药品等行业。20多年来,公司依靠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不断进行生产设备改造,先后共投入研发经费3000多万元,开发新产品13个,申请的19项实用专利全部获得授权并实现了成果转化,目前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发明专利4项,其中2项已经授权、2项已被受理。通过技术创新,公司跻身云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通过了“玉溪市企业技术中心”“玉溪市天然色素提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认定。
近年来,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玉溪行动计划责任目标,通海县突出五金机电、彩印包装、食品加工、现代农业等重点,以重点产业先行先试,积极推动全域创新发展。同时,还积极申报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省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编制相关行动方案,成立领导小组,统筹全县创新资源,规划创新要素,推动园区创新能力发展,提升创新主体和平台的科技创新水平。
目前,通海县拥有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0户、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级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型企业16户、创新型试点企业5户、省科技型中小企业42户,省科技厅科技特派员18人、省农村科技辅导员1人。每年均有科技成果获省级奖项,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数量名列前茅。(玉溪日报记者 白诚颖)
相关阅读:
- 通海四寨西瓜迎丰收 2025-05-16
- 通海县委常委会召开第157次会议 2025-05-16
- 通海萝卜条凭实力“出海” 2025-05-16
- 玉溪海关26条便利措施赋能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5-15
- 玉溪高新区激活发展新动能 2025-05-15
- 党建引领产业兴——大西村民共奔致富路 2025-05-15
- 红塔区春和街道黄草坝村民族手工业融合创新发展项目中标结果公告 2025-05-14
- 在时光里绽放芳华——通海古城聚奎阁今昔 2025-05-14
- 在时光里绽放芳华——通海古城聚奎阁今昔 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