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8812979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18-04-09 |
高大乡重振林果产业
四五年前,因病害蔓延,通海县高大乡4000余亩柑桔毁于一旦,全乡林果产业发展遭受重创。当时,合作社和果农忍痛割爱砍掉“摇钱树”的情景,至今仍深刻在酸菜山林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白显祥的记忆中。
为重振林果产业,砍了柑桔树的果农和合作社将目光锁定在发展桃子种植上。两三年下来,桃子种植面积发展到1500亩。白显祥估计,再用两三年时间,全乡林果种植面积就能恢复到之前的规模。
尽管当下高大乡果农已从震痛中重新树立起发展信心,桃子种植开始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但如何确保林果产业重振之路上不再重蹈覆辙,仍然值得总结和反思。
白显祥可以说是高大乡首轮发展林果产业的亲历者。据他回忆,高大乡柑桔种植早在1982年就开始了,在全市除了华宁县的盘溪、华溪两镇外,算是起步较早的乡镇。
白显祥对记者说,刚开始规模化种植柑桔时,所有种苗都是从华宁牛山柑桔场引进。后来大家看到种柑桔能挣大钱,于是不问出处、不管来路,大量购进种苗,急于扩大种植规模。在此期间,由于引进了带病种苗,也就埋下了祸根。2013年前后,病害大规模蔓延,全乡柑桔最终遭遇灭顶之灾。
也就在那一年,由222户社员出土地入股组建的酸菜山林果专业合作社不得不重谋出路,开始在引进选育桃子品种的基础上,在原来的柑桔种植基地内实施品种替换,逐步形成了200余亩的桃子种植规模。
白显祥拿出品种图册,指着上面的图片向记者介绍道,到现在为止,合作社引进选育了包括毛桃类的“金蕾”和油桃类的“郑油”等十多个品种,基地内规模化种植的主导品种是“红脺丰”。白显祥坦言,目前除合作社及直接带动的果农实现种苗统购外,其他种植户仍然是各自引进种苗种植,合作社仅为其提供技术培训。
“万物种为先”,这是发展林果产业的一句至理名言。没有优良品种的支撑,就无法形成高效优质的林果产业,品种过度混杂,也就无法形成规模化经营。
市种苗站相关负责人特别指出,如果在种苗准入上不能实现定点育苗、定点采穗、定单生产、定向供应,做到品种清楚、来源清楚、去向清楚,就会给产业发展带来巨大隐患。
对此,白显祥十分认可,他说,当年高大乡柑桔产业发展受挫的症结正是在此,如今重振林果产业,破解种苗管理难题仍是头等大事。
白显祥认为,这不仅需要合作社努力选育出优良品种,并建立繁育基地,提供充足种苗,还需求运用行政管理手段,加强产业发展引导,强化种苗管理,严格种苗检疫,严控病害进入,才能确保林果产业健康发展。(玉溪日报记者 唐文霖)
相关阅读:
- 一季度数字产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4% 2025-05-16
- 党建引领产业兴——大西村民共奔致富路 2025-05-15
- 云南新平产业园区党工委召开第6次(扩大)会议 2025-05-15
- 兴蒙乡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2025-05-14
- 洛河乡304座电烤房变身菌菇厂 2025-05-14
- 咪哩乡全力推进社会治理效能提升 2025-05-12
- 华宁县通红甸乡别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 2025-05-12
- 光伏产业赋能绿色发展 2025-05-08
- 光伏产业赋能绿色发展 2025-05-08
- 全市工信部门强化重点产业项目调度保障促进产业升级 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