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8802221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18-03-20 |
全县加大石漠化综合治理力度
近年来,通海县在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中,通过采用兴林、固土、治水等以生态治理、工程治理相结合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项目区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等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到增强,生态环境逐步向良性循环的方向改变。
在强化项目管理的同时,通海县多措施推动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坚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把“兴林”作为石漠化治理的根本,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规律,扎实抓好以封山育林、人工造林为主的生态修复工程,并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荒山造林和生态公益林建设等林业生态项目相结合,着力构建绿色生态屏障,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和控制石漠化;把“固土”作为石漠化治理的重点,坚持“保水、保土、保肥”,抓好治理区内缓坡耕地坡改梯工程建设,并配套相应的田间机耕道路,建设基本农田,改善耕作条件,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地产出率;把“治水”作为石漠化治理的关键,以小流域为单元,扎实抓好以小水窖、小水池、拦沙坝和排灌(截水)沟渠为主的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建设,防治和控制水土流失,解决石漠化地区旱地浇灌问题,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坚持建设管理与建后管护相结合,搞好后续管护,确保项目建成后长期发挥效益。
通海县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不仅使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方向改变,项目建设运行后还将使项目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得到最大发挥,为项目区群众拓宽从业范围、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经济收入;林地、林果面积的增加,还能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
据了解,通海县于2014年开始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至2021年结束,其中水利项目2016年结束、林草植被项目2021年结束。截至去年底,项目共完成投资1732.2万元。2013年至2015年间,通海县林草植被建设总规模为83612亩,其中人工造林11946亩、封山育林71666亩;完成水保项目坡改梯680亩,截水沟(排灌沟)16公里,沉沙池1270座,小水窖/蓄水池1270座,拦沙坝3座、输水管1.53公里,田间生产道路1.4476公里。(玉溪日报)
相关阅读:
- 县纪委监委加大监督力度兜住“银发幸福” 2025-05-08
- 最高可贷5000万元!金融助企稳岗扩岗力度加大 2025-03-25
-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二〇二五年,中国经济这么干⑨ 2025-02-27
- 更大力度!中国稳外资20条发布 2025-02-20
- 加大民营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信用贷支持 2025-02-20
- 开年中国经济一线观察丨以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 2025-01-20
- 更大力度的国家补贴来了、810亿元资金已下达……五部门最新发声 20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