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8700835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18-01-15 |
通海841条(个)河湖库渠纳入河长制管理
通海县红旗河,承包户在清洁河道。
“现在乱倒垃圾的少了,河道里的垃圾主要是枯枝败叶,偶尔也有白色垃圾。”冒着冬日的严寒,通海县兴蒙乡河道保洁承包户陆文凯依然每天到红旗河边,在自己负责的3公里区域内清洁河道,收运垃圾。如今,杞麓湖的主要入湖河道都有专人负责河道保洁工作,共有841条(个)河湖库渠纳入河长制管理,河道治污和保洁实现了全民共参与。
为让河道、小溪流清水,通海县制定出台了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县841条(个)河湖库渠全面推行河长制,明确县、乡、村、组四级河长,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库渠管理保护机制。县委书记、县长分别担任县级总河长、副总河长,县委副书记和县人大、政协主要负责同志分别担任总督查、副总督查,在各乡镇(街道)、村(社区)构建网格化管理模式,划定网格化管理责任区,认真落实河道治理保洁主体责任。
“我们建立了河道治理保洁微信工作群,巡河时发展问题就在群里曝光,相关负责人立即认领问题,立马进行整改。”通海县一名干部介绍,河长制工作机制建立起来后,通过完善巡查制度、督查制度、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河长约谈、监管成效通报等制度,确保河长制各项工作及时有力推进。县级财政每年预算河长制专项工作经费300万元,通过责任考核和以奖代补的方式,严格保护措施,严格执法监管,严格责任追究。
治湖先治河,治河先治沿河的村庄和农田。通海县以问题为导向,突出治理农业农村、城镇生活两大污染源,按照“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的要求,扎实推进“十三五”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同时,强化源头治理,对杞麓湖周边农田实施田间地头环境责任“三包”,开展“党建+河长制”活动,引导沿湖沿河群众积极参与日常保洁,在全县掀起河湖库渠清理保洁和违法整治高潮。截至目前,全县共投入清淤、保洁等费用近700万元,出动人员近3万人(次)、机械设备7202台(套),基本消除了河湖库渠内乱丢垃圾和废弃菜叶等不文明现象,实现了河中无杂物的初期目标。(玉溪日报记者 白诚颖)
相关阅读:
- 青石雕狮魂匠心守文脉——通海滇南石狮雕刻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2025-07-30
- 玉溪象往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酒店运营管理服务项目(二次)中标公告 2025-07-28
- 凌空四米舞翩跹——通海非遗项目高跷舞狮传承记 2025-07-28
- 通海再添百岁寿星 2025-07-28
- 凌空四米舞翩跹——通海非遗项目高跷舞狮传承记 2025-07-28
- 玉溪师范学院学生宿舍建设项目项目管理服务招标公告 2025-07-25
- 2025年玉溪市总林长会议召开 2025-07-25
- 通海推广鲜食蚕豆种植助力湖泊治理与农户增收 2025-07-25
- 全市首个银龄教师领衔的涉农科研平台落户通海 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