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51598333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04-24 |
甸苴社区:唤醒“沉睡”资源 发展特色产业
梅花鹿养殖基地的工人正在打扫鹿舍。
玉溪天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蓝莓种植基地,工人正忙着采摘蓝莓。
春夏之交,红塔区大营街街道甸苴社区的梅花鹿养殖基地内,一只只梅花鹿皮毛光滑、身姿矫健,悠闲地踱着步,养殖场工人穿梭其间,喂食、打扫,一派忙碌有序的景象。
饲养梅花鹿,破解产业发展困境
甸苴社区下辖9个小组,共有1465户4338人,人均耕地不足0.3亩,地少人多,产业发展受限。社区无集体企业,集体收入微薄,群众主要经济收入靠外出务工。甸苴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王家恒介绍:“耕地少,产业发展受困,是村庄发展长期滞后的根本原因。”
为破解难题,甸苴社区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建设了一个小型养殖场。2022年,社区通过银行贷款,将养殖场改扩建为梅花鹿养殖场。2023年初,引进21头梅花鹿饲养。此后,社区又两次通过银行贷款和争取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等方式,扩大养殖场规模,引进更多梅花鹿饲养。目前,养殖场共有110头在栏梅花鹿,分为养殖区、展示区、放养区、鹿产品加工区等,其中养殖区1282平方米、展示区143平方米、放养区6000平方米、鹿产品加工区174平方米。同时,甸苴社区还成立了玉溪甸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村办公司来发展特色产业,增加集体收入。2024年,社区通过梅花鹿养殖实现集体收入20万元。
联农带农,扩大养殖规模
采访中,王家恒向记者介绍了梅花鹿的养殖前景。梅花鹿的主要食物包括粗饲料和精饲料,粗饲料主要是玉米秸秆、蚕豆秸秆,精饲料以玉米、黄豆、大豆、豆粕、麦麸等为主。相较于牛羊,梅花鹿不挑食、耐粗饲、免疫力强、好管理,养殖成本相对较低。一头成年鹿有二十年左右的寿命,产茸的旺盛期有12至13年,人工养殖梅花鹿前景广阔。
“梅花鹿全身是宝,鹿胶、鹿茸、鹿血、鹿肉、鹿骨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甸苴社区良好的养殖环境和生产要素,有助于提高其经济价值。”王家恒说,梅花鹿生长速度快,每头公鹿每年可以采鹿茸2茬,仅鹿茸一项收入就达6000元至7000元,可以增加社区集体收入。
“现在,社区想辐射带动更多的群众一同养殖梅花鹿,扩大规模,但大家对销路有些担忧,所以我们加强与街道联系,希望可以打通梅花鹿及其产品的销售渠道。”王家恒说,如果有群众愿意养殖,会主动传授养殖技术,围绕特色养殖做好文章,实现联农带农,推动产业发展,让传统畜牧业焕发新生机,带领村民共谋乡村振兴致富“鹿”。
“土地整治+产业植入”激活发展引擎
近年来,大营街街道因地制宜,通过“政府引导+村集体推动+群众参与”的方式,不断整合各类资源,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引导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从梅花鹿养殖基地出来,记者来到位于甸苴社区的玉溪天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蓝莓种植基地,一株株蓝莓树上挂满了青蓝色的果子,颗粒饱满、色泽纯正。工人们提着篮子穿梭在蓝莓地里,将成熟的果子摘下分级装筐,一派丰收景象。
产业要发展,盘活“沉睡”的资源至关重要。2024年,甸苴社区以高效治理和资源重生为目标,将曾因环保问题关停多年的500亩砖瓦厂长期闲置荒废用地进行开发利用。通过土壤修复、产权梳理、产业招商,让这片“沉睡”的土地重焕生机。
社区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玉溪天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打造蓝莓种植基地,建成245亩配套水肥一体化设施和滴灌系统等的高标准智能大棚。目前,基地已创造长期岗位60余个,季节性用工近千人,年产值预计超1000万元。
甸苴社区“土地整治+产业植入”模式,既修复了生态“疤痕”,又因地制宜激活了发展引擎,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多赢,为工矿遗址转型提供了创新范本。
下一步,甸苴社区将持续发展特色产业,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梅花鹿养殖、特种产业种植等产业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何超)
相关阅读:
- 大水平社区三月红荔枝抢“鲜”上市 2025-04-24
- 他拉社区2000多亩洋芋喜获丰收 202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