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91110740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19-12-11 |
峨山力促肉牛养殖业提质发展
近年来,峨山县树立生态、循环养殖理念,通过加大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培植大户示范、推进品种改良、强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有效措施,种养结合,草粮搭配,推进肉牛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的循环养殖方向发展。
坐落在深山茂林间的大龙潭乡山心养殖场,是当地乃至峨山县内规模较大的一个山地牛、羊综合养殖农场。时渐傍晚,养殖场负责人朱荣清仍然忙碌着将刚收购来的玉米秸秆,用机器进行粉碎和青贮前加工处理。据朱荣清介绍,每年这个季节是养殖场最繁忙的时候,养殖场每天要收购20吨秸秆,一个月间预计要收购近600吨玉米秸秆,用于下一年草枯季节的青饲料补充。每年依靠收购来的玉米秸秆、稻草喂养预计可节约成本10多万元。
山心养殖场还将山地肉牛养殖与草场保护利用结合起来,承包附近村组8000多亩山地,推进200多亩人工牧草及玉米种植,将养殖场产生的粪污综合运用到草料及玉米种植上,并科学合理划定放牧区,定期实行转场放养,实现了牧区草场资源的科学利用,促进了生态平衡,提升了山地牛的品质。“都是在山场上放养,生态又好,所以牛的肉质好,不管是当地的老百姓还是外边的客户都喜欢买,产品几乎是供不应求的。”朱荣清说。
目前,整个养殖场存栏山地牛300多头,2019年以来出栏山地牛90头,实现山地牛总产值70万元左右。产品销售到昆明、玉溪等市场,使深山里的优质山地牛产品走出了大山。
近年来,峨山县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提升养殖技术为突破口,实施圈舍规范化和标准化新建改造,配套建设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着力抓示范、扩总量、提效益,提升肉牛养殖业集约化、自动化、现代化水平。峨山县还加大乡(镇、街道)冻精改良站点建设力度,全面推进肉牛冻精改良,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及良种良法试验推广,培育市场前景好、适应性强、品质优良的肉牛新品种,初步形成了以本地山牛、外来肉牛品种和云岭牛等为主的品种结构。同时,各地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及利用,创新生物饲料加工和粪污资源化利用方法,种养融合、草粮搭配,山地放养与圈养相结合,实现了肉牛养殖由“耗粮型”“粗放型”向“节粮型”“质量型”转变。
据介绍,峨山县目前有20头以上肉牛养殖户170户,其中100头以上规模化肉牛养殖户6户,全县肉牛养殖户现在共存栏各类肉牛17221头。今年以来,累计出栏肉牛11491头,实现产值14478.66万元。(玉溪日报特约通讯员 曹文学)
相关阅读:
- 玉溪春和现代花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2号地块技术服务运营及7号地块入园企业合作经营招标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2025-03-14
- 2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创近四年新高 2025-03-14
- 高质量发展进行时|以硬担当来落实硬任务 2025-03-14
- 应急广播响亮“发声”助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 2025-03-14
- 2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创近四年新高 2025-03-14
- “创新+智慧”抓好公路养护——群众更受益 发展更有力 2025-03-13
- “四个一批”赋能帮扶产业提质增效 2025-03-13
- 向实效聚焦 以实干开路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战实践中笃定前行——访华宁县委书记李永聪 2025-03-13
- 县纪委监委“全员办案”提升审查调查质效 202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