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8698894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18-01-11 |
岔河乡“党建+河长制”助推生态建设
“堤稳、河畅、水清、岸绿”,记者日前采访时看到,在峨山县岔河乡主要河流河外河沿岸,经过党员干部带头整治,河长制实施的目标已变成现实。
岔河是峨山县一个典型的彝族乡,全乡下辖7个村委会56个村民小组,设有7个村党总支、58个党支部。乡领导介绍,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生态良好”的目标,岔河乡结合实际,深入推进“党建+河长制”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保护治理“三河”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在向全乡干部群众发出倡议书的基础上,通过建好一个班子、建立一套机制、成立一支护河队,使党建工作对河长制工作的主导引领进一步强化,全乡党员干部群众爱河护河从心愿、誓言变成了自觉行动。
首先,成立岔河乡“党建+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做到职责明确、有人办事。在市、县级对岔河乡部分河库渠设置河长的基础上,全乡河道实行乡、村、组三级河长制。市、县、乡分级设立河长、副河长,各河库渠分级分段设立河长,全乡共设立乡级河长12人、村级河长7人、组级河长56人。
其次,建立起一套机制。坚持党政领导、部门联动,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明确各级河长职责,强化工作措施,协调各方力量,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7个村党总支、55个党支部、584名农村党员对行政区域内的河道管理保护负主体责任,乡党委、政府负责协调跨乡镇(街道)及主要河道管理保护工作,并做好河长制的监督、检查、考核工作。实施中因地制宜,坚持问题导向、分级负责,制定了考核评价办法和细则。各级河长多次开展调研,部署重点工作,把关重大方案、协调关键环节,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
第三,成立一支护河队。岔河乡把境内48.4公里的河道划分为11个责任区,重点选择由沿河36个村民小组中集体经济薄弱、无集体经济收入的11个村民小组的党支部承包,党支部结合“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和党员积分制管理工作,成立11支“志愿护河队”,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日,负责本责任区内河道日常清理和周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同时,通过购买服务方式,聘请困难党员、建档立卡贫困户、困难群众11人为河道专管员,开展河道治理保护工作。(玉溪日报记者 李智林 陈佳)
相关阅读:
- 江川区雄关乡中学校园广播建设项目及食堂餐凳更换竞争性磋商公告 2025-07-28
- 老厂乡完成100万立方米用水权交易 2025-07-28
- 彝乡火把旺 民族一家亲 2025-07-25
- 2025年玉溪市总林长会议召开 2025-07-25
- 彝乡火把旺 民族一家亲 2025-07-25
- 彝乡火把旺 民族一家亲 2025-07-25
- 平甸乡第一炉烤烟出炉 2025-07-24
- 省人大常委会到我市开展河(湖)长制督察 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