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7674899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17-12-01 |
峨山县化念镇外迁移民后扶产业发展纪实
2013年起,溪洛渡水电站(云南库区)的外迁移民们陆续搬迁入住峨山县化念镇,如今,664户2997名外迁移民已全部入住安居移民新村,整个安置区的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群众致富能力不断提高,外迁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移民开发局的大力支持下,市、县移民管理部门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以产业富民为发展理念,因地制宜,积极引导移民安置区群众发展产业,同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想方设法完善移民安置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移民后期扶持发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移民新村结出“致富果”
2014年,离开昭通老家,张明仙和家人一起来到离家四百多公里的玉溪市峨山县化念镇。她告诉记者,初到峨山,她和家人的心里是失落的。“自己以前在昭通老家经营小本生意,别说种什么瓜果蔬菜,压根就没下过地。刚来化念的时候,我们一家人都为未来担忧着……”张明仙说,搬迁到化念后,政府为每户移民都配套了可耕种的田地,为了生活,她也和大家一起,开始耕田种地。
从2015年开始,张明仙一家以番茄和苦瓜轮作为主,在峨山当地农业部门的指导和本地热心老乡的帮助下,她逐渐掌握了番茄和苦瓜的种植技术。“我们栽种的番茄质量好、产量高,去年种下的4亩多番茄,价格不好的时候还卖了三四万块钱,而前年整整卖了14万元。”张明仙说,去年,她和家人光种苦瓜和番茄的收入就有十多万元。“今年我们种了12亩苦瓜,加上这季苦瓜挂果率高,价格还不错,估计今年又有一个好收成。”
由于在化念种地劳动强度不大,除了苦瓜采摘的时候要请部分工人外,平时12亩苦瓜田张明仙自己一个人就能应付。“这样老公的劳动力就被解放出来。由于眼下移民开发部门正在大力推进移民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被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可以在当地打工。”张明仙的丈夫名叫朱长龙,他把菜园交给妻子打理后,自己去就近的工地上班。“外出打工的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朱长龙告诉记者:“正常情况下,我们一年的家庭收入在20万左右,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和张明仙一样,今年55岁的夏志国也是溪洛渡水电站移民,2014年搬迁至化念后,在各种移民好政策的鼓励扶持下,他开始尝试种植猕猴桃。“我现在种的是红阳红心猕猴桃,现在我自己只有12亩,整个念江社区应该有60多亩,收成好的话,我还会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在夏志国的果园内,一棵棵猕猴桃树长势良好,把整个果园装点得郁郁葱葱。他向记者介绍道,红心猕猴桃果肉金黄、果心鲜红美丽,口感甜酸清爽、香气浓郁,具有甜瓜、草莓、柑橘的混合口味和香气,同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常食用鲜果对人体有保健、美容、排毒、抗癌的功效,被誉为“水果之王”“维C之冠”,因此,猕猴桃的市场前景不错。
“红阳红心猕猴桃平均价格在60元一公斤,三年后,我种的猕猴桃将迎来盛果期,按照现在的价格计算,5、6年后我12亩果园一年收成50万元没有问题,脱贫致富就全靠它们了。”夏志国笑着告诉记者。
由于历史的原因,“越搬越穷、越穷越乱”成为部分困扰移民安置工作的怪圈。然而,自移民安置工作进入后续发展阶段以来,市、县两级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搬得来、稳得住、融得进、能发展、会致富”的目标任务,围绕促进移民增收这个核心,根据移民村的自然资源、区位优势、产业特色和人文条件,在加强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民生的基础上,指导移民村结合本地产业实际,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扶持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移民受益范围广的生产开发项目,不断拓宽移民群众增收渠道,切实解决好移民的后续发展问题,帮助移民增收致富。
如今,整个移民安置区内大力发展枇杷、猕猴桃、黄秋葵、砂仁等种植和杂交野兔、观赏鱼养殖等特色产业。同时,通过扶持培养一批移民致富“带头人”、举办移民科技培训等手段,有力地促进移民产业发展,移民收入大幅增加,增强了移民新村的产业“造血”功能。
后扶政策助力乡村振兴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级有关移民安置、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统筹兼顾移民安置与后续产业、移民后期扶持与脱贫致富奔小康‘两个协调’,通过加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移民产业扶持力度,帮助移民群众增收致富,便是助力乡村振兴的一项实在的举措。”市移民开发局党组书记、局长唐建民说。
采访中,夏志国告诉记者,由于猕猴桃种植周期长、见效慢,一般两年半才开始挂果,前期只有投入没有进账,当初之所以有勇气尝试种植猕猴桃,完全离不开移民管理部门的政策支持。“移民管理部门为移民群众下发了无息贷款,解决了我们前期资金不足的困难。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为我们解决了水和电的问题,并引进优良的瓜果品种,免费发放给移民群众,让我们得以安心地发展特色产业。”
据了解,按照《玉溪市大中型水库移民贴息小额贷款办法》认真做好移民贴息小额贷款发放工作,进一步健全移民创业致富工作机制,认真落实有关扶持政策,2015―2016年以来,市移民开发局共计发放小额贴息贷款1631万元,有效地解决了332户移民群众生产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经过省、市政府和三峡公司、省监狱管理局多方协商后,将化念水库管理权移交地方,由市水利局统一管理,方便调度,有效解决了移民安置区群众和原住民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此外,为进一步做好溪洛渡水电站外迁化念镇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工作,提高移民群众生产技能,拓宽移民增收渠道,化念镇科学合理地制定了移民农业技术培训计划,采取集中授课、外出观摩等多种形式,举办多期科技培训,让移民掌握现代蔬菜种植产业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产经营技能。截至今年8月底,化念镇共举办41期移民科技培训,累计培训移民群众2000多人次,移民人均纯收入达10962元。
为了实现移民“搬得来、稳得住、融得进、能发展、会致富”的总目标,市、县移民管理部门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以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为重点,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要求不断努力,如今,移民新村正逐步呈现出一派生产便利、环境优美、移民满意度高的幸福景象。(玉溪日报记者 李冉)
相关阅读:
- 玉溪市红塔区2025年度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东风水库(飞井水库)移民安置区研和街道红塔产业园区标准厂房购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服务中标(成交)结果公告 2025-07-04
- 玉溪市红塔区2025年度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东风水库(飞井水库)移民安置区研和街道红塔产业园区标准厂房购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服务竞争性谈判公告 2025-06-30
- “90后”遇上“九零后”,一场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2025-06-30
- 江川区2025年政府还贷二级公路取消收费后预算资金补助普通公路养护工程成交结果公告 2025-06-04
- 让走下屋脊的神兽变“萌宠”——90后陶艺家王子强、李萍瓦猫艺术小记 2025-05-26
- 织密平安防护网 绘就和谐新画卷——红塔区综治中心创新实践纪实 2025-05-22
- 充值后商家服务“打折扣” 消费者投诉成功维权 202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