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7648625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17-10-16 |
峨山县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锦绣峨山
人民安居乐业
过去五年,峨山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及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3252”产业发展思路,遵循“五大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强县、创新兴县、开放活县、共享和县”五大战略,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促改革、稳增长,调结构、兴产业,强基础、惠民生,倾力建设全省民族自治经济强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县。全县生产总值由2011年的38.8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70.2亿元,年均增长12.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3亿元增加到4.2亿元,年均增长6.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30.1亿元,年均增长2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8.1亿元增加到15.7亿元,年均增长1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8446元增加到32160元,年均增长11.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89元增加到10921元,年均增长12.4%。
过去的五年,是全县经济结构深入调整、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城乡面貌显著变化、人民生活大幅改善的五年;是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最多、招商引资成果最多、重点建设项目最多、基础设施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干群关系最为融洽的五年;是民主政治全面加强、深化改革稳步推进、依法治县持续深化、各项社会事业大幅提升的五年。
抓项目、扩投资,发展基础更加夯实
过去五年,全县上下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投入是硬指标、项目是硬任务”的理念,狠抓项目建设,致力扩大有效投资。
路网更加便捷。投资26.4亿元新建、改建公路460公里,易峨高二级公路峨山段建成通车,公路硬化率由12%提高到42%,建制村通畅率由21%提高到100%。
水网更加完善。投资10亿元完成各类水利项目14119件,新建玉河水库、尼去本水库;完成化念河、三乡河甸中段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68座;新增有效灌溉3.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55.84平方公里,解决和改善饮水安全人口6.3万人。
园区承载能力逐步增强。投资14.5亿元建成金水片区主干道、化念片区主干道、220千伏化念变电站、金水片区供水工程等项目。
抓产业、调结构,发展质量更加向好
过去五年,全县上下推动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以高原特色农业为基础、工业为支撑、服务业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15.5:42.9:41.6调整为16:38:46。
工业再上水平。“一园三片区”规划布局进一步优化,以装备制造、新型建材、食品消费品加工、新型矿电、特色生物资源加工为主的五大支柱产业基本形成。
农业突出特色。提质增效粮食、烤烟、油菜、畜牧业等传统产业,烟叶交售收入由2.2亿元增加到2.89亿元,烟农户均收入达2.6万元;畜牧产值由3.5亿元增加到6.9亿元。
文化旅游业再添活力。主动融入 “一圈两带”建设,全力打响“天下彝家·笃慕梦园”名片。完成彝族武艺、彝族四腔、彝族咪嘎哈节三个“非遗”项目及7个传承人的申报工作。县城旅游集散中心和小街天子山温泉、彝人谷、易峨高沿线生态乡村、大富塔彝族风情走廊四个旅游片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成功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县,凤窝村荣获“寻梦·2015中国最美村镇生态旅游奖”称号,摆依寨被评为云南省十大刺绣名村。
抓城乡、展新貌,发展势头更加强劲
过去五年,全县上下以“六城同创”为抓手,着力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城镇化率由35.1%提高到43.29%,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一心两重四特”的城乡发展格局更加凸显。
县城中心客运站顺利搬迁并运营。民族团结广场改扩建、嶍山十里漫道、嶍峨商贸城一期顺利竣工。投资2亿元实施晶山路、书山路等一批市政道路工程,投资14.62亿元的县城棚户区改造项目和投资61.7亿元的“六路两湖三园三中心两镇一站一美化”18个提质扩容示范县城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升级改造富良棚等4个乡镇集贸市场,嶍峨古镇建设加快推进,小街太极古镇、化念工业小镇、甸中油橄榄小镇、塔甸花鼓小镇、岔河嘉禾小镇、富良棚龙都小镇、大龙潭龙泉小镇等精品特色小镇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
抓生态、守底线,发展格局更加协调
过去五年,全县上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积极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深入开展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农村“三联一集中”保洁制度在全县推广,继续加快拆墙透绿、破硬透绿和见缝插绿步伐,不断丰富城市绿化景观。
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植被修复等工程,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做好重点工业行业节能降耗,建设玉林泉污水处理站,淘汰落后钢铁产能120万吨。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县及省级园林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
抓统筹、惠民生,发展氛围更加和谐
过去五年,全县上下坚持不懈惠民生,累计投入“三农”、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事关民生的支出46.6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达76.5%。
着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和公共服务,累计发放小额贷款3亿元,扶持就业和创业人员0.35万人。
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540元,参合率达98%,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率达62.5%,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启动县中医医院及县妇幼保健院迁建工作。
累计投资65850万元实施118个“美丽100校园”行动计划暨校安工程,城乡教育差距逐步缩小,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建成天泉林园经营性公墓和82个农村公益性公墓,实现殡葬改革“两个百分之百”。
深入实施“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扶贫攻坚,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6.1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63个,扶贫开发“挂包帮”“转走访”实现全覆盖,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15300人减少到2016年末的1238户4335人。
实施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和治理项目42个,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12183户,新建保障性住房2932套。
法治峨山建设全面推进,平安峨山建设进一步深化,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抓党建、夯基础,发展保障更加牢固
过去五年,全县上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加强。
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开展“四群”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创新开展“常回乡大走亲”活动,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牢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
落实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增强村级组织“造血”功能,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着力解决干部作风“不正、不实、不廉”等突出问题,积极开展“为官不为”专项整治,全面落实党风廉政“两个责任”,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明显。(玉溪日报通讯员 柏云飞/文 柏映泉 李红/图)
相关阅读:
- 华宁县盘溪镇乐士堂社区幸福食堂等服务阵地采购项目(二次)成交结果公告 2025-07-25
- 华宁县盘溪镇乐士堂社区幸福食堂等服务阵地采购项目(二次)竞争性磋商公告 2025-07-11
- 华宁县盘溪镇乐士堂社区幸福食堂等服务阵地采购项目废标公告 2025-07-10
- 区纪委监委靠前监督铺就群众“幸福路” 2025-07-04
- 华宁县盘溪镇乐士堂社区幸福食堂等服务阵地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2025-06-26
- 梅营社区:就业在“幸福里” 生活在幸福里 2025-06-09
- 大营街幸福小镇康养旅居首推活动启动 2025-05-28
- 县纪委监委加大监督力度兜住“银发幸福” 2025-05-08
- 周建忠到峨山县调研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情况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