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45062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4-08-19 |
大龙潭供销社二次创业重焕生机
大龙潭供销社二次创业重焕生机
销售额从260万元增长到1400万元
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许多地方的供销社发展一度被边缘化。然而,地处峨山县边远山区的大龙潭供销社,历经改制后却不但组织不散、队伍不散,而且销售收入每年还以100万元的速度递增。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一个曾经面临解散的供销社焕发生机?
一到赶集日,大龙潭供销社商场内就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在装修一新的两层楼7000多平方米的商场里,农用物资、食品及衣物等琳琅满目。然而,谁曾回想过,十四年前,作为一个刚改制后的大龙潭供销社,社员们却在为没有货卖而发愁。大龙潭供销社理事长普文坚回想起当初的情形时说:“当初改制,没有什么货,货都是卖剩的,老百姓都嫌我们的货贵,货不好。”
十四年前,大龙潭供销社也同县内众多供销社一样陷入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机构臃肿、债务沉重、经营萎缩、服务下降和亏损严重的局面。2000年,大龙潭供销社改制为私营企业,当年负债200多万元。作为商品销售企业,连货物都调不来,这成了摆在大龙潭供销社人员面前的一道槛。经过反复商定,留下来的社员选出了一支值得信赖、稳重、能干事的团队领导。没有货,社员们通过入股方式,想方设法解决货源问题;雇不起工,社员们拧成一股绳,每一件事都自己做。“我们供销社职工都有一个公心,实实在在为自己干,做自己的事,靠自力更生,靠自己的艰苦奋斗,包括一包化肥、一箱水、一厢货都是我们自己下、自己配送。”普文坚说。
随着企业的好转,供销社坚守诚信经营,所有零售与批发及配送商品实行明码标价,健全购销台账及服务质量承诺制度,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2006年企业实现扭亏增盈,员工收入不断增加。在商场工作了十多年的员工潘晓荣说:“通过十多年的打拼,我们的企业开始逐步好转,职工收入增加了,生活也好了,还在城里买了房子,这都是当时没敢想的。”
近年来,大龙潭供销社还陆续投入200多万元资金,对主要经营设施进行改扩建,建起了“中心超市”、“乡级配送中心”。随着加盟店的增多,商品销售业务不断扩大,现在,整个供销社的资产总额达400多万元,销售收入和利润逐步增长。改制之初,大龙潭供销社的销售额是260万元,到2013年销售额达到了1400万元,每年都以100万元的速度在增长。(通讯员 曹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