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7561956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日报 | 公开日期 | 2017-05-16 |
澄江永和村: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
今年,澄江县海口镇永和村在南盘江边建了一排漂亮的木结构房屋,靠着出租这些房屋,永和村有了5.18万元的租金收入,使村集体经济一穷二白的状况得到了改变。
村集体经济的尴尬
永和村地处偏远山区,资源匮乏,加上基础设施薄弱,一直是澄江县的贫困村之一。近年来,在市抚仙湖管理局等扶贫联系单位及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当地农户家庭收入有了较快增长,2016年农民人均收入超过7500元,众多农户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群众走出了贫困的泥淖,然而永和村的集体经济实力却没有明显改观。
据永和村党总支书记施增祥介绍,因为地处偏僻山区,村集体缺乏相应的资源和资金支持,难以发展像样的产业,也难以像其他村一样,通过各类资源的出租来获得收益。到2016年末,永和村委会集体经济的账上只有7000元钱,这已是多年来最好的结果。
“没有经济实力,村集体难以发挥出带动力。”施增祥感慨地说,找不到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门路,带领群众走富裕文明之路就是一句空话。
幸运的是,永和村遇上了一项国家的阳光政策。
“干旱”遇上“及时雨”
2016年,澄江县成为我市中央财政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两个试点县之一。
经过筛选,永和村有幸成为项目村。项目通过与当地抗浪鱼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合作,在促进优势产业发展的同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按照项目规划,由村集体以入股合作的方式投入财政资金70万元,村委会自筹资金19万元,村民筹资1.82万元,企业筹资30万元,一方面扩大抗浪鱼养殖规模,另一方面扩大当地山货街规模和村庄餐饮服务业的影响力。
由于项目契合了各方面的需求,因此得以顺风满帆地展开。
海口镇镇长许泽玺告诉记者,随着项目的实施,一箭三雕的效应正在显现。
首先,助推了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使抗浪鱼的生产、销售和流通更上水平。通过项目的实施,在永和村形成一个抗浪鱼养殖产业群,培养一批抗浪鱼养殖技术能手和致富带头人,为今后抗浪鱼产业深化发展和综合利用奠定技术、资金、管理基础。两三年后,该项目有望为永和村人均带来超过2000元的增收。
其次,进一步推动村庄餐饮服务业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项目区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难题。
第三,能够使永和村委会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将有效提高永和村委会自我发展、自我保障和自我服务能力。
相关阅读:
- 澄江市凤麓街道聚焦“三年行动”推动小区治理提质增效 2025-05-16
- 澄江市着力推动湖泊保护治理与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025-05-15
- 玉溪海关26条便利措施赋能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5-15
- 澄江市着力推动湖泊保护治理与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025-05-15
- 玉溪高新区激活发展新动能 2025-05-15
- 红塔区春和街道黄草坝村民族手工业融合创新发展项目中标结果公告 2025-05-14
- 红塔区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调度会召开 2025-05-14
- 澄江市开展“百名干部进小区”工作落实情况调研 2025-05-14
- 包头文艺工作者在澄江开展特色文化旅居活动 2025-05-14
- 永金高速新平(戛洒)至元江(红光)段通车 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