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79720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7-03-14 |
澄江推进农业节水减排项目覆盖抚仙湖北岸坝区
田间刷卡取水,农户实现精准用水、施肥——这样的节水减排模式正在澄江县推广。记者日前从澄江县水利局了解到,继2014年启动的澄江高西农业节水减排模式实施成功后,澄江县于去年启动了抚仙湖北岸坝区5.1万亩节水减排项目,着力削减农业面源污染,促进抚仙湖保护,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
“未实行节水减排之前,农田用水与水价是分开计算的,一亩田一年收费24元,农民大水大肥的耕作模式,既不利于节水,还形成了化肥农药污染。加上畜禽粪便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染,使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成为抚仙湖主要污染源。”抚仙湖流域农业高效节水减排项目工程建设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彭子译介绍,高西农业节水减排项目打破了大水漫灌的高耗水传统生产方式,大大改善了生产条件,节约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复种指数和经济收入,探索出了抚仙湖径流区内农业用水、污染减排的有效模式。
去年9月起,农业高效节水减排项目走出高西,开始向澄江县所有坝区复制推广。项目一期包括山冲河灌区和坝区,面积共5.1万亩,建设内容包括水源工程、光伏泵站提水工程、输水工程、配水工程、田间工程、排水工程、计量设施、自动控制系统及监测设施。与高西模式不同的是,该项目采取PPP模式筹集资金,项目总投资23245.58万元,引入社会资本16310.58万元,农户田间设施建设资金群众自筹。项目实施后,可实现抚仙湖北岸坝区灌溉管网全覆盖,预计每年可节水1271.66万立方米,节水率41%,可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分别为4313吨、201吨,减少率分别为44.3%、47.3%。
彭子译介绍,澄江县在推进农业高效节水减排项目过程中,采取“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模式。建立起了用水总量控制的初始水权分配机制,实行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计量管理和计划用水制度。建立节水农业的水价形成和激励约束机制,科学核定水价和用水定额,超定额用水实行累进加价制度,鼓励节水减排,实行节水奖励和水权转让制度。同时,还建立起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投资的产权明晰的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机制,节水减排监控评价机制和节水减排合同管理机制。
记者了解到,按照规划,抚仙湖北岸坝区5.1万亩节水减排项目实施完后,将继续推进抚仙湖南岸坝区和抚仙湖流域山区实施8万亩高效节水减排项目,最终实现抚仙湖全流域13万亩高效节水减排项目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