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澄江县始终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将生态建设作为全县发展的引擎和动力,全面推动生态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协同发展,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全县生态建设成绩突出、绿色发展优势凸显,以抚仙湖、澄江化石地为重点的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身处抚仙湖畔,清澈透明的湖水让人流连忘返,美丽的景色让人陶醉。近年来,澄江县按照“保护优先、积极保护、适度开发”的原则,全面贯彻落实“五个坚定不移”,抚仙湖水质总体保持Ⅰ类,在全国81个水质良好湖泊保护绩效考评中名列第一。截至2016年,全县共投资35.5亿元的27个抚仙湖“十二五”规划项目建成投运。湖泊保护“四退三还”成效显著,搬迁沿湖群众1505人,退房22万平方米,建成湿地631亩、生态调蓄带7.8公里、湖滨缓冲带2230亩;退出养殖业36户,推广测土配方施肥70万亩,拆除塑料大棚4150亩。“仙湖卫士”和“四清”活动扎实开展,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抚仙湖保护行动。
走进澄江高西节水减排试点项目片区,滴灌节水项目格外引人瞩目。项目区节水减排效果明显,可实现年节约用水量达38万立方米,年减少化肥施用量达156.8吨,削减入河污染物12.2吨,为云南高原湖泊、重要江河流域和全国南方节水减排改革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实践经验和体制机制。近年来,澄江县在完成全国南方农业高效节水减排高西片区试点建设的基础上,还深入推进生态县和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实现省级生态乡镇全覆盖。目前,45个抚仙湖“十三五”规划项目前期工作全面展开,26个完成可研编制,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径流区10.4万亩植被恢复治理等一批项目启动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