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澄江县召开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展陈大纲纲要论证会,来自昆明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三位专家顾问建言献策,对展陈大纲提出意见,为博物馆的展陈蓝图“把脉”。
副市长杨洋,县委副书记、县长范永光出席听证会。
在听取了策展公司相关负责人关于博物馆展陈大纲纲要方案的介绍后,三位专家运用各自在学术领域的知识和见解对展陈方案进行研究论证,从博物馆的展示定位、展示内容、展示方式、展馆功能分区等方面为展陈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专家们认为,澄江化石地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见证,它诠释了生命的起源过程,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要以“澄江化石”和“澄江化石地”为主要展示内容,充分体现澄江化石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博物馆要以科普,服务大众为主,在专业化和娱乐化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坚持科学性原则,让观众在趣味中读懂澄江化石。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遗产专家梁永宁说,澄江化石属于小型化石,科学意义重大,展现形式要在传统表现形式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技术,对化石地的地质构造进行浓缩,把真实的大自然搬进博物馆,以三维立体的方式,把小型化石的生动性展现出来,展现澄江化石地高水平的研究和每一个代表性化石背后的故事。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吴永平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赵方臣分别从视觉艺术的角度和生物学的角度对博物馆的展陈方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建议在博物馆中加入体验区、休息区等配套设施,加强展示内容与观众之间的体验互动。
副市长杨洋在听取了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后,对博物馆功能区初步规划和建设工作进度进行了安排部署。她强调,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是寒武纪乐园的核心项目之一,各相关部门和企业在专家顾问的帮助下,要密切配合,倒排工期,特事特办,加快工作进度,争取博物馆在明年年底完工。
县委副书记、县长范永光在论证会上分别为三位专家顾问发放了聘书,并向专家们致谢,表示将会认真吸收采纳专家们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合理安排工作流程,保质保量,争取博物馆建设按期完工。
据悉,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位于澄江县抚仙湖东北侧,帽天山国家地质公园内,展馆总建筑面积18378平方米,地上五层建筑。博物馆以澄江动物群化石标本为展示重点,展示内容包括澄江化石,生命故事、贝林的野生动物世界、山水澄江四个部分,在突出澄江动物化石群的独特性的同时,科学性的介绍地球起源及生命演化的历程,传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将建设成为集化石保护、收藏展示、教育普及、科学研究为一体的自然科学类专题性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