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59528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5-10-20 |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玉溪最靓丽的名片
梳理中国近年来的科学盛事,其中三件尤其令世界瞩目——宇航员飞天,登上“天宫一号”,在地球仰望的高天世界独步;“蛟龙”潜入7000米海底,在地球深处的未知世界留连;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告:澄江化石地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填补了中国化石类世界遗产的空白。
登高天、入深海、极目早寒武纪繁华喧闹的生命奇迹,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她的广阔视野、高远胸怀和文明力量!
从此,问鼎科学巅峰的澄江化石地——“生命起源地”真正走出玉溪、闪耀全球,玉溪生命起源地、聂耳故乡、云烟之乡、花灯之乡、高原水乡“一地四乡”美誉实至名归。玉溪澄江成为世人探寻远古生物足迹和生命起源之谜的圣地,世界人民将追寻远古生命的回声,到澄江化石地探寻地球现代生命,包括我们人类自己发祥的源头!
回眸过往,值得大书特书。展望未来,令人心潮澎湃。
这是一个科学家奉为至宝的远古生物世界。澄江化石地形成于5.3亿年前的早寒武纪,比1980年列入世界遗产的加拿大布尔吉斯动物化石群早1000到1500万年。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在这里已发现40多个“门”一级生物类别、200余种早寒武纪珍稀动植物化石,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种类最丰富的早寒武纪地球生命现象的纪录,是已知的著名古生物化石“模式标本”产地。多年科学研究,证明了生命由低等到高等的飞跃过程,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理论找到了坚实的证据,有效地诠释了生命的起源过程。在这里,几乎各个门类的动物包括人类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祖先”。澄江化石地的发现,轰动了国际学术界,被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澄江化石地也因此被称为“世界古生物圣地”,堪称国宝!
这是一部倾情保护世界化石宝库的壮丽篇章。为了保护好这一珍贵的世界化石宝库,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先后四次作出重要批示,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同志亲临澄江化石地现场视察,时任国务委员、现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亲自交办……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重视下,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全力以赴,广大群众鼎力支持,咬紧牙关封停了价值上百亿的矿山,含着眼泪取缔数千艘机动船艇,铁着心肠拆除数万平方临时违章建筑,用有限的财力强化保护管理。如今的化石地,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恢复了昔日清新自然的风貌。我们保护全人类共同财富的壮举,必将载入史册!
这是一条持之以恒成功申遗的八年艰辛之路。2004年4月,玉溪市成立申遗机构,正式启动了澄江化石地申遗工作,踏上了一条漫长而艰辛坎坷的申遗之路。八年来,申遗领导小组成员上北京、跑昆明,争取国家、省有关部委协调支持,寻求院士、专家指导帮助,市县干部换了一批又一批,但申遗的决心始终没有动摇,申遗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止。我们始终严格按照世界遗产的评价标准,直面问题,勇于担当,一条条攻坚,一次次克难,一步一个台阶直抵“世界自然遗产”的殿堂,使澄江化石地成为云南第四个世界遗产,成为中国首个、亚洲唯一、全球仅有三处的化石类自然遗产,这是玉溪、云南、中国的骄傲。申遗的八年,一路艰辛,一路汗水,一路感动,一路惊喜,将铭刻于澄江化石地的丰碑上!
这是一片破解生命之谜的曼妙旅游胜地。澄江化石地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成为世界遗产,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不仅仅是攻坚克难的成果,更是保护开发的开始;不仅仅属于现在,更属于未来和永远。我们要继续发扬解放思想、攻坚克难的申遗精神,本着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严格遵守《世界遗产公约》,切实履行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出的庄严承诺,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和做法,努力打造一个供国内外古生物学家进行科考科研的平台和进行科普宣传的平台,使澄江化石地成为培养中外科学家的摇篮,为世界生命科学的研究发展作出贡献;同时,以寒武纪乐园建设为切入点,以化石博物馆建设为引爆点,以保护促开发,以开发促保护,科学界定功能布局,加快带动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建设,全面提升玉溪高端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真正把澄江化石地及寒武纪乐园建成世界级科普科教旅游胜地、弘扬生命文化的圣洁家园、面向东南亚南亚和国内高端客源市场的休闲养生天堂。
一位台湾的科学家曾为澄江化石地写了一首诗:在时间的长河/生命只留下些微的信息/我们所面对的是无数的知识空白/在中国的澄江/有一特异的化石宝库/其中所珍藏的亘古之秘/使我们终于知道/在地球上共存的生物/原来在五亿三千万年前/曾经来自一个共同的起点。
伫立于这一起点,仰望苍穹,浮想宇宙之奥妙;俯察万物,体验生命之机趣。古生物的圣地,这世上究竟有多少人渴望一睹你的芳容?
澄江化石地不仅属于云南、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来吧,东方的精灵们已向世界展开了双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