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91086933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19-10-08 |
峨山县:70年披荆斩棘 70年彝乡巨变
四方宾客赶花街
峨山县是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云南省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也是云南省59个革命老区县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峨山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群众,深入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强县、创新兴县、开放活县、共享和县”发展战略,围绕打造“绿色钢城、生态彝乡、最美峨山”发展定位,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倾力建设全省民族自治经济强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县,走出了一条符合彝乡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
狠抓项目建设,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县城一隅
路网通畅便捷。先后建成了玉元高速、易峨高公路两条高等级公路,76个村(居)委会和557个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玉磨铁路(峨山段)、弥楚高速(峨山段)加紧建设。截至2018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279.6公里,是1951年25公里的91倍,年均增长6.97%。
水网功能完备。截至2018年,全县建有水库84座、小坝塘304座,总蓄水能力8288.96万立方米,是1949年53.8万立方米的154倍,年均增长7.6%。
能源网多元发展。1956年起,峨山县从开展小水电站建设到接通高压电,一座座变电站从无到有,电网覆盖全县各地。另外,随着昆仑莲花天然气综合利用、云南能投应急气源储备中心等能源工程项目建设的稳步推进,促使峨山县的能源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互联网基本覆盖。目前,全县共有室外移动通信宏基站448座,8个乡(镇、街道)和76个行政村全部实现移动通信信号、4G网络和光纤宽带全覆盖,覆盖率为100%。同时,通过稳步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数字峨山”建设、农村电子商务等,逐步形成了以“网络+云资源+公共平台”一体化为特征的新一代互联网。
园区建设提档升级。自2000年开始建设园区以来,现已累计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16亿元。其中,化念片区完成投资10亿元,建成园区1、2、3号主干道和低丘缓坡路网,配套500kV、220kV、110kV变电站各一座,采取土地折价入股方式收储土地4760亩。投资0.9亿元启动罗里火车站规划建设。金水片区完成投资4.2亿元,建成园区主干道和7条园区公路,配套建设110kV小街变电站、工业固体废物集中处置场和供水工程,收储土地2955亩。甸中片区完成投资0.85亿元,一期征地332亩,配套建设小(一)型筇川水库。
推进产业升级,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火把燃起狂欢热情
峨山县坚持“两型三化”发展方向,按照全市“四带多园”产业布局,积极打好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努力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以高原特色农业为基础、工业为支撑、服务业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1952年的66∶5∶29调整为2018年的14.7∶41.3∶44,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工业绿色崛起。坚持走集约、融合、绿色的新型工业发展之路,构建了大化产业园区化念、金水、甸中三个片区,积极培育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新型矿电、食品和消费品加工、特色生物资源加工产业,新兴产业协同推进的工业发展格局逐步形成。2018年工业增加值318448万元,是1952年32万元的9951.5倍,年均增长15%。
农业绿色提质。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之路,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全力推进红河谷-绿汁江热区产业经济带峨山片区、甸中―十街农业生物产业园建设。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打造绿色安全、品质优良的“嶍峨”系列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峨山菜园”产供销一体平台。2018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89478万元,是1952年492万元的385.1倍,年均增长9.4%。
彝族群众欢度火把节
三产绿色发展。以全域旅游为统领,以原生态彝文化为底蕴,全力打响“天下彝家·笃慕梦园”名片,将彝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产业优势。201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373467万元,是1952年185万元的2018.7倍,年均增长12.2%。
加强规划引领,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花鼓舞展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峨山县城有“斗大一城”之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党的十八大以来,峨山县突出品质县城、特色小镇、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三个重点,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建设化,城镇化率提高到46.2%。民族团结广场改扩建、嶍山十里漫道、晶山路、书山路等一批市政工程竣工,峨山收费站、客运站、一中环岛景观提升等增绿添色项目取得实效。嶍峨古镇有效开展市场化销售,完成笃慕聖园等5个县城提质扩容重点建设项目前期征迁工作。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全力开展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省第四届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建成摆依寨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等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实现自然村村村通硬化路的目标。
加大治理力度,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峨山县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开展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工作,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积极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努力实现“含金量”与“含绿量”的同步提升。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着力治气,开展建筑工地施工扬尘专项治理,推进油气回收治理改造和脱硫除尘改造;着力治水,全面落实落细“河长制”,继续实施饮用水安全工程和城乡截污治污工程;着力治土,强化土壤环境综合监管,系统整治工业点源、农业面源、生活污染源;着力治林,全面推动“山林长制”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加强林权资源管理。经过10余年的不懈努力,峨山县于2017年3月被命名为云南省生态文明县。截至2018年末,全县8个乡(镇、街道)全部被命名为“生态乡镇”(国家级2个、省级6个)。
坚持以人为本,幸福指数全面提升
彝家刺绣深受游客青睐
峨山县委、县政府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坚持70%以上财政收入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到“经济发展不欠社会协调发展的账”。强化产业和就业扶贫,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完善农业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可持续脱贫。实施“云岭全民创业”计划,探索创建创业孵化平台,不断促进就业创业。巩固和发展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稳步实施“全面改薄”工程。持续改善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卫生计生事业更加平衡、更加充分发展。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建设,实施全省典型带动、率先发展型示范县创建。巩固“平安峨山”建设,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2019年社会安全满意度名列全省第二、全市第一。加大信访积案化解力度,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安全生产监管、生态环境监管、公共卫生预防、防灾减灾救灾、金融风险防控等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组织建设,从严治党深入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峨山县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扎实开展“四群”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扎牢理想信念“总开关”,筑牢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第一责任和“一岗双责”,开展重点工程、重点项目专项巡察。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强化不敢腐的威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用“清廉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
如今,峨山县被选为国家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评估方法核算对象,被列为云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试点县、云南省医养结合试点县、玉溪市城市提质扩容示范县,被评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全县呈现出经济稳中向好、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干群感恩奋进、党建坚强有力的良好局面,正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奋进。(玉溪日报通讯员 柏云飞)
相关阅读:
- 云岭迎巨变跨越谱新篇 2022-02-24
- 记第六届玉溪市道德模范、峨山县大龙潭习珉粮油购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秀兰 2020-03-19
- 峨山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招聘警务辅助人员公告 2020-03-04
- 峨山县稳步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 2020-02-24
- 峨山县召开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手机视频会议 2020-02-17
- 峨山县战疫情稳增长两不误 2020-02-17
- 峨山县战疫情稳增长两不误 2020-02-11
- 峨山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2020-02-10
- 峨山县积极应对 2020-02-03
- 峨山县人民政府【2019年度】 2020-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