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517780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15-06-15 |
我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综述之三
创卫让市民吃得更放心
——我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综述之三
“不用再担心买到变质或注水的猪肉了。”“路边的小饭店、小副食店环境卫生更加整洁规范了。”“现在几乎看不到没有生产日期和厂家等信息的三无产品。”……连日来,许多市民向记者讲述了他们对食品安全的感受,玉溪持续创卫让食品市场越来越规范、安全了。
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长期以来,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是食品安全监管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难点、重点。红塔区在创卫期间出台了《红塔区小作坊小摊贩管理办法》,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部门联动、属地管理”的原则,大力开展“三小”行业整顿和规范管理工作,促使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生产经营条件得到改善,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提高。
此外,红塔区还出台了《小作坊小摊贩管理办法》,对“三小”行业实行“两证、一登记、一备案”管理,在此基础上,监管部门与生产经营户签订责任书,明确规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对购进原料、辅料、食品添加剂的来源,以及食品销售的流向要有完整的台账记录,并妥善保存,做到来源可查、流向清楚。
近年来,市、区两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先后对辖区范围内的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流通经营户、餐饮经营单位开展了30余次调研,全面摸排食品安全状况,弄清底数,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开展监管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严把市场准入关,着力规范行政许可办理工作,2014年,中心城区共受(办)理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许可证1524户,责令整改132户次,进一步提高了许可管理程序化、规范化水平。不断增强预警能力,系统地开展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三年来共完成24大类78项指标1591件样品的检测,及时掌握食品中的污染物和有害物,未发现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病例。
市区工商、商务、农业等部门先后组织开展了元旦春节节日市场、“3·15”市场执法、集市环境综合整治、农产品及猪肉等多项集市专项整治。检查集贸市场627个(次),检查经营户20985户(次),清理违规经营行为1210起,取缔无照经营户320户。
保障食品安全就是保卫市民的餐桌安全,通过深入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等工作,红塔区先后荣获“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区”、“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区”称号。
让群众吃上放心肉
为让群众吃上放心肉,我市以肉食品质量安全为核心,将生猪定点屠宰资格审核清理列入食品安全重点工作。按照“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统一纳税、分散经营”的原则,出台了《玉溪市关于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意见》,对不符合设置规划,设施、设备等条件达不到要求的生猪屠宰厂实施了关停,全市屠宰加工业逐步改变了散、小、差的局面,向规模化、规范化、机械化推进。2013年,中心城区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将生猪屠宰统一集中到玉溪凤凰生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提升屠宰行业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中心城区生猪定点屠宰率达到100%,市场、超市、集体食堂、餐饮单位销售和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场。
红塔区城管局对全区生猪定点屠宰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摸底调查,为辖区内39个集贸市场、277户经营户建立了管理档案。监管部门认真落实屠宰环节质量安全监管职责,督促生猪定点屠宰厂落实生猪进厂检查登记、肉品检验、“瘦肉精”自检制度,严把入厂检疫关;认真执行生猪屠宰后肉品检验操作规范,对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生猪一律进行无害化处理。结合专项整治,监管部门严厉打击定点屠宰厂收购、屠宰病死猪、注水猪等行为。在重要节假日期间,加强对城乡接合部和肉食品加工比较集中区域的巡查,严厉查处私屠滥宰违法行为。
保障市民饮用水安全
近年来,市住建局累计投资2500多万元,采取多种措施确保中心城区供水安全。
为确保供水水质合格,住建部门加强对自来水厂的监管,加大对水源、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及供水水压的管理。同时,每月与卫生部门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积极做好城区饮用水质量检测,并将检测情况及时公示,确保饮用水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严格按照省住建厅要求,加强二次供水管理,多次组织专门力量对辖区二次供水设施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建立二次供水设施档案,全面掌握了二次供水单位和供水设施情况;组建了规范的清洗消毒队伍,督促二次供水业主和管理单位定期开展清洗消毒;推行清洗情况公示制,二次供水管理单位及时将清洗记录、水质检测报告向居民公示,接受居民监督,确保了二次供水卫生管理落到实处。(记者 冯天娇)